【#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广播稿 社会新闻三则》,欢迎阅读!
![广播稿,社会,新闻](/static/wddqxz/img/rand/big_42.jpg)
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稿 16.04.27
社会新闻三则
音乐:《Darin - I'll Be Alright》 00:56渐弱,播音,播音结束后音乐继续
(刘)找一个安静的夜晚,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找一张以前的照片,找一种陌生的眼光,审视,缅怀我们逝去的泡沫生活。大家好,欢迎来到校园之声。
(陈)大家好,我是广播站的新成员陈玉洁,今天就由我与刘老师来为大家介绍几则社会新闻。 背景音乐:《蒋婷、磯村由纪子 - 樱花》 (刘)三大缸谷子,沉甸甸的母爱
通山县四门湾的九折岭山脚下,在一排新民居的后面,有一座孤零破败的老屋,老屋的厨房火塘边,坐着92岁的孟阿香老太太和她的三个智障儿子。这三个儿子最大的已71岁,最小的也有57岁了,是老太太从小照顾到老。如今,老太太佝偻的身子已不能劳动。她说:“我走了后,孩子们该怎么办?” (陈)年轻时孟老太太不但是大家闺秀,还是远近闻名的美女。自从嫁给四门湾的嫡亲表哥后,一共生了9个儿女,养活了7个。由于是近亲结婚,除3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智力稍微正常外,还有3个身高不足1.5米、又聋又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智障儿子。
(刘)孟阿香老人为了将粮食省下来,尽量少吃米,到了吃苕的季节就吃苕,吃不完的苕就晒成苕丝,存放着过冬。她家的阁楼上摆放着六口大木缸,高约1.5米,直径约1.5米,六口缸里居然有三满缸稻谷,估计有好几千斤。
(陈)4年前,孟阿香88岁时,还能耕种,她每年都会将粮缸装满。她说:“哪天我走了,三个儿子可以多吃几顿。”孟阿香心地善良,不与人争吵,村民都非常敬重她。这几年她不能劳动了,村民们进山劳动时都会顺便帮她种下地、洗衣晒被子。村民们看到她家缸里的谷子陈坏了,每年都会用新谷换一次。
(刘)在老屋的柴屋里放着一口漆好的棺材,地上还堆放着一筐筐的石灰。村民们说,孟阿香这是担心傻儿们不能为她送终,自己提前将后事准备好。
(陈)孟阿香老太太自从嫁入本村后,80多年来,没有离开过村湾,特别是这三个傻儿出生后,她更没有离开过。土改分田时,她没有选山外的肥田,而是选了家旁产量不高的冷浸田。她生怕稍微走远一点,将三个傻儿弄丢了。
(刘)孟阿香老太太非常自尊,有什么困难从不向村民开口。当地有个风俗,如果家里有人去世,饭菜是不需要送人情,可以白吃的,但是孟阿香老太太担心三个儿子给族人丢脸,从不带儿子去凑热闹。 (陈)她常常说,无论傻儿们怎么样,总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希望自己不要死去,能够一直照顾他们,可现在她已经92岁了,还能活几天?万一哪天她走了,三个傻儿可怎么办?
(刘)沉甸甸的母爱,满满的辛酸和无奈,我们衷心希望孟阿婆能得到更多社会上的帮助,我们也希望大家记住那份浓浓的母亲的爱。
音乐:《李克勤 - 月半小夜曲》 背景音乐:《纯音乐 - 忧伤还是快乐》
(陈)近日,南京秦淮警方接连接到有关“空巢老人”的警情。不管别人报警还是老人自己报警,这些警情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因为思念子女引起的。
(刘)从2015年年底开始,朝天宫派出所经常接到电话,称小区里有人在造鸦片。根据举报人胡爷爷的说法,他家窗正对的住户,家里天天飘出化学品的异味,怀疑是在搞毒品,他不清楚是什么,就说是鸦片。
(陈)民警特意调查了对面住户的情况,发现对面住了一对小夫妻,都有正当职业,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照顾孩子,不像是毒贩。但民警还是上门调查了一番,可调查了好几次都没有收获。而胡爷爷所说的奇怪的味道,民警一次都没闻到过。
(刘)民警几次上门和胡爷爷说明情况,可意外的是,胡爷爷对这件事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在接下来的半年内至少报警50多次。今年4月20日,胡爷爷被喊到派出所了解情况,聊了很久胡爷爷才说出了实情。原来,胡爷爷是个独居老人,常年身边没有子女照顾,他十分寂寞。
(陈)从2015年开始他看到对面的窗户里的小夫妻生了孩子,抑郁就更强烈了,每天看到对面的孩
- 1 -
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稿 16.04.27
子和父母玩得其乐融融,他就会回忆起年轻时候和子女的事情。为了避开这种场景,胡爷爷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天天报警,企图赶走对面的一家,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刘)民警听完后十分同情胡爷爷的处境,但还是严肃批评了胡爷爷这种报假警的行为。最终,民警帮胡爷爷联系了家人,希望子女能常回来看看老人。
(陈)“儿子将我的工资偷走了”,自去年10月份以来,有位八旬老太每月都会给光华路派出所打几个电话,报警内容都一样。
(刘)2015年10月14日,是张奶奶第一次报警。民警闻讯赶到老人家中,并立即联系老人的儿子小王。小王匆忙赶来,却是一头雾水,表示自己没有拿老人的钱。此时,老人却对小王又是端茶递水又是嘘寒问暖,却对“抢工资”一事避而不谈,并让民警先回去。
(陈)此后这样的情况还发生过几次,终于民警忍不住将老人带回派出所询问情况。经民警了解,两年前自老伴去世后,老人就一直独居,起初儿子会经常来看望老人。去年初小王有了儿子后,就很少来了,老人经常思念儿子而失眠。张奶奶报警只是因为太思念儿子,想让民警通知儿子来看自己。
(刘)今年开始,在朝天宫附近某小区里出现了一个奇葩的业主,每天把家里的垃圾随意抛撒,不怕罚款,也不怕被人背后议论。民警到现场后,从言语谈吐间可以看出,这名业主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个很有文化的人。经过一番交流民警终于明白,原来老人乱扔垃圾是在求关注啊。
(陈)原来,老人自从老伴走了后,就没有什么可以说话的人。他膝下无子女,在小区里也没什么熟人,久而久之老人觉得自己都快被寂寞逼疯了。于是老人想通过制造话题,听到人们谈论自己来摆脱这样的寂寞感。但是老人发现做好事,好像没什么用,没人会时常想起他,于是就想到了“坏事传千里”。
(刘)果然,话题来了,老人天天听着人们的议论,还把这种和邻里的争论当成乐趣。最终,在民警的劝解下,老人同意去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并保证以后不会乱扔垃圾。
(陈)三个报假警的“无聊”市民,三位独居的空巢老人,三段辛酸的心路历程,希望大家都能抽出时间多去陪陪身边的长辈,让他们不再孤独。
音乐:《蔡琴 - 白桦林》 背景音乐:《久石让 - Summer》
(刘)外媒称,忘掉拖鞋和防晒霜吧。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咖啡和番茄酱才是度假者心目中的必备物品。法国人钟情于奶酪,他们当中有超过半数(53%)会把乳制品零食塞进行李箱;而意料之中的是,48%的英国人出门时会带上茶包,以便在途中给自己沏一壶茶。
(陈)日前,“低成本度假”网站对来自世界上29个国家和地区的7500名游客进行了调查,并确保每个国家或地区至少有250人回答了问卷。这项调查发现了一些最出人意料的出行“必备”物品。这些国家的游客会把它们带到国外,以确保在任何地方都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刘)调查发现,56%的日本人会把味噌汤装进行李里,而64%的意大利人不带咖啡不出门。也许是担心国外的食品可能需要加点儿调料,38%的新西兰人将番茄酱视为出行必备品,41%的印度尼西亚人会带上辣酱,而38%的墨西哥人会随身携带罐装辣椒。
(陈)说到从家里带的厨房必备品,41%的澳大利亚人无法忍受身边没有“维吉麦”果酱,55%的韩国人会带上泡菜,而39%的中国人会把方便面装进行李里。对喜欢甜食的德国人来说,他们当中有43%的人会带上“哈瑞宝”软糖等零食,而43%的爱尔兰游客会在行李里放上几袋薄荷糖。
(刘)有意思的是,美国和比利时的游客更关心的是带上洗漱和卫生用品。调查发现,32%的美国人会在出行时带上手纸,多达66%的比利时人会带毛巾。
(陈)对英国人的进一步调查发现,除了茶包之外,马麦酱也是很多人的出行必备品,有14%的英国人会把它带到国外。此外,有11%的英国人会带上巧克力燕麦饼,9%的英国人会随身携带“维克斯”薄荷膏,只有8%的英国人选择了咖啡。
音乐:《Celine Dion - 昨日重现》
(刘)多么难忘的时光,虽然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但是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让我们相约下次广播吧!再见!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3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