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2023-08-07 14:3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欢迎阅读!
困境,时期,策略,教师,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作者:李春香 刘风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8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所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系的不断升级,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较多困境,在阶段性研究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因此教育体系亟待解决这些专业化发展所呈现的问题。本文对新时期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体系 困境 策略 绪言

众所周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全球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教师领域中的教学实践已经相对提高了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并取得了巨大研究成果,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工作并不到位,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缺陷。 一、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首先,我国教师职业定位过于神化,难以利于自身专业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封建社会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队伍的自身认知出现了较大偏差。例如孟子就将君师并称,而荀子却将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与天神一样的位置,甚至将教师群体作为整个国家兴亡的标志,并提出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的理念。然而出现这样的思想偏差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环境,例如我国社会一直要求教师就要像蜡烛一样牺牲自我,为学生成长贡献自己全部力量,要像春蚕一样给予学生蚕丝一样的知识,一直到自己死去,可以说这是我国传统社会中对教师群体最经典的比喻例子。但是我们从社会学角度来深入剖析,可以说这些例子比喻地十分悲伤,就像是宗教中供奉神位的祭品,也无疑神化了教师这个职业。

其次,部分教师缺乏兴趣,亦或是缺少自主发展意识。当前我国诸多教师并没有形成明显教师专业发展观念,多数教师对于自己的职业热情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下滑趋势。有一部分教师只是将职业作为自己谋生的方式,认为教师工作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劳动,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缺乏主观积极性,甚至有些教师对工作态度是得过且过。然而产生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过于追求了教师们的义务,往往忽略了教师们在自身岗位上的权利,他们难以决定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也不能去对自己所要培训的课程进行选择。这样只会过多地强调了教师群体的自律观念,忽略了教师们自身具有的责任意识,因此严重阻碍了他们未来专业发展道路,并且很容易让教师们产生懈怠的情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三,当前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从现代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方面来看,我国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内容难以有利于职前教师队伍专业化知识体系的构成。诸多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注重一些核心知识的构成,专业基础课程比例通常占据较大,一些情景教学课程相对占到的比例较小,而这样就使得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在日常教学管理、科研方面缺少必要科学有效地训练。从教师专业化能力来说,有一部分教师一味地安于现状,缺少自身成长发展的主动力。

二、新时期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首先,完善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制。目前我国教师体制属于一种独立定向型的体制,政府部门构建相对独立的教师教育系统, 而地区所有院校都是靠地区政府举办,并且相关的培养人数、目标、硬件设施等都是依靠政府来设定的。根据培养制度的规模与情况来说,知识理论体系与实践工作脱节严重,不只是教育理论陈旧落后,缺乏相关的教育种类,并且缺乏系统性构成,学生难以有效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因此我们为了转变这样的困境,就要全力改革当前师范类院校中的教育课程体系,完善优化课程结构,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并且树立崭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念。汲取西方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健康发展。

其次,提升教师职业声望与社会地位。我们说社会地位是整个社会对个体职业的尊重程度与认识观念,由于我国教师职业的声望远远地超过了自身的待遇,可以说是一种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因此我们需要贯彻新时期的《教师法》,不断深入改革,扭转教师行业的不平衡待遇。 第三,注重职前教育工作,实施教师专业化训练模式。曾经唐代著名教育学家韩愈不顾世俗言论,撰写了《师说》来倡行古道,并提出了在社会中教师必须要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当前我国各地区都有新教师上岗前的相关培训,可以说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师培养模式。在未来我教育领域也要继续推行这样的模式,并且不断完善,例如规定教师上岗前必须要接受不少于一定课时的培训,这样可以贯彻落实好教师的岗前教育制度,从而完善了当代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当立足于现代教学专业发展基础上进行研究,并且是一个阶段化、连续性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并且每个教师个体的自身发展也不是顺着相同的发展轨迹,经历的时间也不会一样。然而,所有教师都会从新教师发展成为有经验的教师,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也可能会在自身发展道路上遇到一定困难,成为需要帮助的教师群体。我们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面对这些困境与问题,深入研究并解决,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顺畅、健康。 参考文献

[1]张英.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当代经济.2009(2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何宝国.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探析[J].经济.2010(10)

[3]李小海.论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网络财富.2009(05) [4]张育人.高校教师科研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9) [5]冯宇红;教师专业化呼唤研究型教师[J]教育与职业;200502.

作者简介:李春香,196736日,吉林省长岭县,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本科; 刘风,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u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