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欢迎阅读!

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暂无
来源:《新长征》 2017年第3期
■马继伟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能够清扫体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能够建立起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律体系,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因此,要想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应加强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其中的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基本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应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的地位。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需要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去解决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矛盾。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仍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充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等问题。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这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也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追求。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进入了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中,各领域都加大了改革力度。顶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全面深化改革确立正确的方向与科学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战略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还体现了它是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顶层设计,并为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提供持久动力,为保持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再次,国家治理现代化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期党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革命,为新时期的中国创造了新的制度红利。我们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就是要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可以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公正地惠及更多人民,有利于将改革引向深入,也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最后,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过去在阐述改革的目标时,更多强调的是破除旧的体制机制,即出发点是“破”。而新时期我们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出发点则是为了更好地“立”,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核心就是全方位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为社会提供可以创造更大财富的源泉,将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即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的整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所集中爆发出的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投入更高的维稳成本。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但是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多变。面对复杂格局,我们是否能创新国家治理方式适应新的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关系我国的未来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低端产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很难占有国际市场,依靠过度开采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命运的‘命运性问题’”。与此同时,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党中央提出在经济上强调“稳”,即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促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风险急剧增多。从经济风险来看,当前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出现风险集聚的现象。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中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突出。同时,还存在一些社会风险、信任风险甚至政治风险。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和风险,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面临的新挑战。
三、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我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从两个角度去选择路径,即通过加快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通过加快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经济治理的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其次,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扬基层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要求更加明确。
再次,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准入与退出机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众参与文化交流。
最后,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责任编辑/田家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u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