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产业分析

2023-03-06 07:41: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茶馆产业分析》,欢迎阅读!
茶馆,产业分析
休闲概论期末报告 201020112

杭州休闲服务产业——茶馆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的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茶楼作为一种传统休闲产业开始逐渐复苏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对杭州茶楼产业的现状的调查并进行分析,对其产业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茶馆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唐朝。到宋朝茶楼的发展日趋繁荣,到了南宋时期,杭州逐渐成为茶肆的中心。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但是茶楼作为一种能够满足人们休闲需要的服务型行业而承袭下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其经营形势和内容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一、中国茶馆产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曾经一度萎靡不振的中国茶馆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不仅老茶馆、茶楼重放光彩,各种新型、新潮茶园和茶艺馆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各地,随着茶馆产业化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茶馆更是迎来了她的春天。

现在的中国茶馆业很年轻,她真正的发展不过二三十年;而中国的茶馆业历史却很悠久 。今天,中国茶馆业已经成为一个朝气蓬勃、极具生命力的新产业。近年来,茶馆业发展迅速,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茶馆、茶坊已成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标识,各种以茶为名的饮品店更是层出不穷。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5万多家茶馆,以北京、上海、成都最多,仅上海就有3000家左右。品茗之风盛行的北京同时也是茶叶消费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北京有6000家茶叶店,茶馆、茶楼、茶坊也有3000余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5万多家大大小小的各色茶馆拥有从业人员近百万,年创造产值达300亿元,茶馆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而茶馆主要以川、粤、京、杭四派为主。各地的茶馆都具有不同特色,体现了多元化的茶文化商业经济相结合的理念。茶馆主要分为评书馆、音乐茶座等为主要形式。

二、杭州茶馆行业发展产业战略分析

在“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的吴越文化影响下,杭州茶馆的发展是全国茶馆业中最发达最先进的代表。在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上,西湖与“西湖双绝”——龙井茶、虎跑水是杭州茶馆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建立之初,杭州茶馆的数量不及成都一半,但杭州茶馆种类更为丰富,功能更加齐全。当代各地茶馆所具有的服务功能和经营类型基本没有超过杭州茶馆涉及的范畴。

进入21世纪以来,日趋成熟的杭州茶馆最先进入发展的瓶颈期,已经处在茶馆主流地位的新式茶馆,其队伍日益壮大,并进一步追求个性化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主题茶馆、复合式茶馆、探索性茶馆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名茶艺馆基本成型。

杭州以其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为茶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以本地出产闻名于全国的龙井为原料,体现了原生态的特色。并且,政府等部门指定了一系列推动茶馆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将茶馆行业作为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重点扶持。特别是与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茶馆也成为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途径,进一步促进了茶馆行业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虽然为茶馆业带来了发展机会。同时,一些外国的第三产业形式


休闲概论期末报告 201020112

对其产生了挑战。在一些像杭州之类的大城市中,咖啡店、酒吧等西方餐饮业对茶馆形成了挑战,它们因时尚、新颖而更受年轻人的欢迎。其次,茶馆的成本日益增加,茶叶供应商不断提高价格对中小茶馆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房价的上涨带动房租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这也成为营运成本增加的一个因素。第三,茶馆经营形式单一,每一家经营的方式大都雷同,没有鲜明的特色。几乎每一家都会以文化为招牌。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及步伐,很难融入到以修生养性为主的方面。 三、杭州茶馆行业发展提升策略分析

面对国内外竞争的压力,茶馆行业的发展需要做出一些创新,做出一些改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一,杭州茶楼业应该重视和应用现代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细分市场。以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态势为导向,从适应到顺应、从满足到开发多元化、小众化、个性化的文化生活消费需求, 并且带动和促进经营服务业态和方式相结合的调整、完善、创新。

第二,坚持以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为中心, 注重和着力学习、积累、吸纳发展中的中国现代茶文化与海外现代茶文化 并且带动和促进经营服务业态和方式相结合的调整、完善、创新。

第三,总结和借鉴杭州茶楼业历史发展的遗产和经验 市场经济的新条件和新实际出发,把茶品饮和茶旅游、茶休闲、茶文化从相结合发展推向一体化发展的新台阶,推动“农家茶楼”的发展。并且带动和促进经营服务业态和方式相结合的调整、完善、创新。

第四,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跳出茶楼业发展茶楼业,跳出茶文化发展茶文化, 将茶楼业的产业链重组和茶文化市场化与产业化边界相结合,为民众和专业两个层面茶饮文化的双向联动、共同繁荣,建构新的发展平台和有效支撑,并且带动和促进经营服务业态和方式相结合的调整、完善、创新。

第五,基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多元化和现代物质文化需要的结构多元化,以及现代茶楼业经营主体的结构多元化和现代茶业市场竞争的结构多元化,实事求是地着力重组、开发、细分、维系多元化、小众化、个性化的目标客户群体, 并且带动和促进经营服务业态和方式相结合的调整、完善、创新。

第六,通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在杭国家级涉茶机构和杭州市茶楼业协会, 通过交流茶楼业经营管理的新成果和新经验,探讨茶楼业不断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协调并且推进茶楼之间乃至全国茶楼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特别是相互学习和支持的友善关系, 并且带动和促进经营服务业态和方式相结合的调整、完善、创新。



参考文献:《茶楼业创新发展的杭州时实践和报告 陶济 《杭州西湖区农家茶楼经营发展战略研究 陈永清

《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姜寒春,赵红鹰,葛伟 《杭州茶馆业的竞争现状及对策分析》 颜澄 《中国茶艺馆的现状及发展》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rQ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