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村社会的变动与村民自治的实践——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乡村政治解析》,欢迎阅读!

乡村社会的变动与村民自治的实践——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
乡村政治解析
宫银峰;刘涛
【期刊名称】《长白学刊》 【年(卷),期】2010()1
【摘 要】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是一个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村民自治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安排。村民自治其实质是通过给予农民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在增强农民对国家认同感与权力正当性的认同时,实现国家治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双重目标。但实际来看,村民自治在其实际运行中产生了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使得村民自治更多地成为一种完成国家行政任务的载体,国家很难通过这种"行政化的村民自治"来构建一种新型文化网络关系,实现国家和村落社区的健康互动。基于这种现实,在国家政权建设的目标中检讨村民自治实践的历程,进而提供一些积极的实践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 【总页数】6页(P36-41)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村民自治;压力型体制 【作 者】宫银峰;刘涛 【作者单位】郑州社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62
【相关文献】
1.村民自治视野下的乡村关系--一个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解释视角 [J], 袁小平 2.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转型--基于村民自治对乡村典型政治影响的分析 [J], 董颖鑫
3.乡村社会治理视域下的村民自治实践 [J], 罗林峰;范和生
4.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实践——对中国乡村民主制度的回顾与思考 [J], 刘涛;
5.论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困境:自治与控制——以村民自治中的乡村矛盾作为分析视角 [J], 李付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o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