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色教育,彰显特色》,欢迎阅读!
红色教育,彰显特色
五河县弥陀寺中学 胡永民
弥陀寺中学是一所较为偏远的农村初中,她地处苏皖交汇的革命老区——天井。素有“红色学校”美誉的弥陀寺中学具有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抗战时期,曾为党和军队培养了大批人才,钱正英、黄辛白、张冰柯等都曾在这所学校任教。近年来,弥中一直以“弘扬革命传统,培育四有新人”为办学宗旨;充分挖掘利用学校园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创建红色文化特色校园;形成了“积极奋进,团结拼搏”的学校精神,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下面仅从三方面潜略谈谈一所农村中学(弥陀寺中学)红色传统教育实用价值趋向。
一、 红色文化渗透,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校园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红色教育为主的学校,学生的各种活动都渗透着红色教育理念。正是红色文化的引导,红色知识的渗透,才渲染了红色文化氛围,彰显了红色学校的独有特征:
首先,悬挂格言警句。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地方张挂大量具有革命色彩的格言警句。一部分录自伟人,另一部分是从学生中征集的红色名言,让学生们进入校园,就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革命传统气息。
其次,抒发红色情节。每天中午的“唱红歌”让学生传唱革命歌曲,培养爱国情操。红色经典诗歌诵读,红色知识竞答都让孩子们在欢快的竞赛中体验着红色文化氛围。
再次,打造红色景观文化。学校建成了红色升旗广场,每周一,诵读着红色誓词的学生们在五星红旗下追忆先人足迹,反思自身不足。镶嵌党旗和国旗的花园,让学生牢牢记住记党的教导。如此物质化的景观起到了应有的教育作用,使得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厚。
最后,建立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学校将石梁河暴动旧址和魏正宾烈士陵园作为校外德育基地,节假日正常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步行石梁河沿,追寻先烈足迹。讲红色经典故事,谈参观追寻感受。学生与红色文化亲密接触,既使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充实,又使学校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
二、深挖红色资源,倾力打造多彩课堂
红色传统教育的铸就,不仅需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需要一批具有有坚强毅力的教育科研者作后盾。近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教材研究,不断深挖红色资源,倾力打造多彩课堂,建设红色教育文化。
一是以红色教育为主,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育。不断追寻先辈光辉事迹,时刻激励着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将红色教育注入课堂,依据“红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本着全员育人的理念,以生为本的出发点,大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这让教师深知红色教育理念,明白自己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如何育人。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健全各种教学制度、加强红色教育教学内容、探索红色教育方式。通过公开课、观摩课交流总结,不断提高以“红色教育”为主的多彩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学科渗透红色教育。制定学科教学目标,渗透红色教育,特别是在文史科目表现的比较突出。列出红色教育渗透点,形成红色教育体系,把红色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充分地认识到红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利用班会课、思品课、综合实践课进行红色教育的有机的渗透。
三是开发校本教材。为了使传统文化教育凸显效果,学校专门组织教师查阅资料、请教专家,通过搜集、整理、编著、校刊,开发了多彩弥中之校本课程《小课间项目》和《教育教学论文集》,并将其分别作为小课间传统项目活动的教材和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用书。围绕校本材料,不断组织师生探究教学与学习方式方法,并通过不断的综合实践来深化红色教育,提升教学效果。
三、铸就校园精神,红色种子开花结果
以红色传统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最终是要凝炼为校园文化精神。在创建红色教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我校努力构建独特的校园精神。正是染有“红色”的校园精神存在,学校才出现了很多勤于职守,热爱学生的教师。涌现出许多文明知礼、拼搏好学的学生。“红色教育”春风化雨般创造出崭新的校园:
其一、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创建红色教育的办学特色,得到教育局的肯定和支持。近年来不断投入资金、整改操场、建设花园、筑修亭阁,加固教学楼、新建学生宿舍搂、安装校园防盗系统、添置教学设备等,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给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f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