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 课程改革方案

2022-10-14 05: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学 课程改革方案》,欢迎阅读!
课程改革,学前,教育学,方案


《学前教育学》课程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同时是该专业生学习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它是以《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全面理解幼儿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以达到提升学生教育理论素养,形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门教育应用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教学,学生应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同时应具有从事幼儿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该门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使该课程能够按照课改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据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原则,本学期制定以下改革方案:



一、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学前教育学》课程在实践性教学设计思想上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自主性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为此,课程结合学科特点,除了让学生进行常规的幼儿园实践见习、撰写观察实录和教学实习之外,设计了模拟教学情景、网络资源查询学前教育学相信息每学期定期下园活动、社会调查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供学生选择参与。以此培养学生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浓厚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下园参加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协助幼儿园教师组织运动会、召开家长会等活动。



二、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形式。有些教学方法颇具特色,如重点讨论法、活动分析法和教学实践法。 1.重点讨论法。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约510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进行演讲教师给予点评,以提高学生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体现师范性特点。

2.活动分析法。要求学生利用学前教育学原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求从目标、准备、过程作出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应用能力。 3.案例法。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或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从学






教育学视角进行分析思考,形成多视角学前教育学观念,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4.教育实践法。在讲到幼儿教学课程的内容时,要求学生根据幼儿园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并实践参与,以丰富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提前感受幼儿教师角色意识,接受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实施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安排结合了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先修及后续课程内容和生源情况。本学期课改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参阅其资料,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实践模块,其中理论模块的内容又进行了整合。

学前教育课程在实践性教学设计思想上特别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职业性要求。通过课堂学习和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及时了解当今幼儿园发展的新动态了解社会幼儿教育的新需求,根据学生个性不同、就业需求不同给予不同满足,体现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针对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突出问题结合教育理论进行合理的分析,提出实际的解决办法,并较好地处理了本课程与其他实践课程的关系;以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章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总学时

课程内容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绪论 2 学前教育社会因素分析 2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2 学前教育法规政策 4 日常生活活动 4 2 教学活动 8 4 其他形式的活动 4 2 领域与主题活动 6 2 区域活动 6 2 班级保教工作管理 4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6 2 小学 课程方案 10

58 14 72

其中实践教学的形式: 1)课堂模拟实践

2幼儿教学活动、早教机构活动观摩实践 3)外聘专家讲座(课外)






4幼儿教育见习、实习

四、考核方式

采用项目学习法、实践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力争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学前教育的最新动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具体到幼儿园实践。

学生考核分笔试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笔试实行卷面考核,逐步完善试题库建设;实践考核到青岛滨海学院滨大幼儿园借班分组上课,由任课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打分。

综上,《学前教育学》将依据“做—学—做”的教学模式,在建设实践性课堂的同时建构类型和层次多元化的实践基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安排幼儿园观摩和模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形成了“寓理于例、寓知于情、寓能于行”的“三寓”教学法;教学评价方面,以形成性评价和多元评价为主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际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dG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