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蚂蚁和西瓜》,欢迎阅读!

中班绘本:蚂蚁与西瓜
王筱
设计意图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在这绘本里,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知道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 2、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绘本,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模仿小蚂蚁的动作,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蚂蚁和西瓜》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出故事内容。
师:昨天我们帮助小蚂蚁做了什么事情?今天呢,王老师收到了小蚂蚁送给我们的礼物,你看是什么?是一本书关于小蚂蚁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集体体验蚂蚁在搬西瓜过程中滑稽可爱的动作。
(1)观察封面
师:《蚂蚁和西瓜》(指读书名)这些小蚂蚁在干什么?这本书里会讲小蚂蚁和西瓜的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2)图一:这些蚂蚁发现了什么?这个西瓜是谁的?仔细看看蚂蚁的动作,它们发现了这个西瓜觉得怎么样?你猜接下来蚂蚁会怎么做呢?
(3)图二,小蚂蚁来到了哪里?它们在做什么?这么大的一个西瓜蚂蚁们会吃的完吗?接下来它们又会做什么呢?
(3)图三,小蚂蚁先是怎么做?后来呢?再来呢?最后怎么样了?你能学学它们的动作吗?为什么它们搬不动西瓜呀?那它们会怎么做?(观察图四)
(4)图五,这只小蚂蚁回去对大家说了什么?其他小蚂蚁又都怎么做?
(5)图六,七,当大家见到这个大西瓜的时候,小蚂蚁的反应是?它们一起怎么做的?会搬动这个西瓜吗?接下来它们又做了什么?会成功吗?
(5)图八、九,为什么要爬到西瓜上?它们要做什么?小蚂蚁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进一步感知蚂蚁团结、爱动脑筋、勤劳的优点
(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连接词: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表达蚂蚁劳动的场景) (6)图十、十一, 蚂蚁把那些西瓜都搬到哪去呀?他们是怎么做的?(引导孩子展开合理想象,理解故事情节发展)
3、留段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故事最后的结局,随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蚂蚁们舍不得把瓜皮扔了,那么最后他们会把这块西瓜皮抬到哪里去?要做什么呢?它们回去的动作是怎么样的?你可以学学吗?
4、情感提升
师: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蚂蚁?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音乐游戏结束,教师播放音乐《小蚂蚁》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蚂蚁的样子一起回家吧!
活动反思:
《蚂蚁和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画似的夸张和简单的线条,让这本书从
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蚂在活动中,通过多种疑问给孩子许多悬念的情节线索能有效引发孩子们大胆联想,能使孩子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保持情绪愉快、情感投入、思维活跃。
《会动的房子》在幼儿的经验中,蚁和西瓜这两个在大小上有极大区别的两种东西会发生什么事情?蚂蚁会把西瓜怎么办?最后又回怎么办?这些个疑团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使幼儿始终保持着对图书的阅读兴趣。
本故事共有14张图片,利用课件形式展开引导孩子想象、猜测蚂蚁会怎样把西瓜搬走?并来学学蚂蚁搬西瓜的动作,“一个人的时候怎么搬?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三个人搬的动作时怎么样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和孩子亲身的体验,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较好,了解了蚂蚁搬西瓜的全过程,感受到了故事有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目标基本达成,并且,在我的提问,孩子们也学会观察图中细微细节,感受蚂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乐趣。
但在执教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绘本教学应让孩子充分观察、表达,但在执教中,自己对于引导孩子想象,多表达方面还是有欠缺,如果给予孩子更多的开放性的问题,那样的话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一定会更大。比如“你觉得小蚂蚁会怎么做呢?会怎样做呢?为什么?”这些个问题,孩子说不出来,说的有点散,回答不到点上,我想如果这段对话由老师抛出,孩子可能更容易的去理解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团结互助集体合作之情,使得在情感方面我引导的还不够升入。
活动下来还有许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怎样让孩子更自由、生动的讲述,更完善的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在享受中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