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走留思想汇报

2022-10-05 02:30: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面对走留思想汇报》,欢迎阅读!
思想汇报,面对


面对走留思想汇报

我们所有同志,走过几年军旅生涯后,服役期将满,都要面临着一种抉择,那就是继续留在部队还是退出现役。在一年一度的老兵退工作中,多数同志表现出了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豁达的胸怀,能自觉服从大局,正确对待走留。但也有少数同志缺乏正确的态度,叫走不愿走,叫留不愿留,影响了退伍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在走与留问题上到底应当怎样对待呢?一、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奉献意识

在走与留的问题上一般存在两种矛盾:一种是想走而走不了。 比如,有的同志感到自己立了功、入了党,转士官又没希望,在部队也没有发展了,不如早点走;有的人认为“要想富,早退伍”,担心“迟走一年,少赚数千”,不想继续留队;有的家庭存在实际困难,期望退伍回去解决;还有的在家乡已联系好了工作,担心“留”

失良机,但部队建设还需要他们继续着戎装。另一种是想留却需要走的。比如,有的想在部队再几年,入个党、立个功,为政治生命添上有彩的一笔;有的想选取士官、破格提干,实现人生的“转折”;有的想在在部队多干几年,学上一两门技术,以解除“后顾之忧”;还有的为了摆脱家庭个人的某种困境,想留队暂避一时,如此等等。但由于部队建设的需要,又不可能一一予以满足。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决,关键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

首先,要牢记“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军是执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鲜艳的八一徽章寄托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意味着军人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计得






失,勇于奉献。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应该做出的选择。当祖国需要我们支援地方建设时,就要毫不犹豫地扛起铁锹;当需要我们抢险救灾时,就要奋不顾身冲向现场;当需要我们去保家卫国时,就要义无反顾地走向硝烟。当然,个人的意愿和困难是要考虑的,作为一级组织也要合情合理予以解决。但在涉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走留问题上,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应该把个人放到部队这个整体中来考虑,以部队建设大局为重,毫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这是部队纪律所决定的,也是部队建设的需要。如果没有铁的纪律作保证,各自都打个人小算盘,叫走不愿走,那么部队的新老交替怎能实现?同时,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约束,各走各的“路”,叫留不愿留,那么我们这支军队由谁来支撑?因此,我们一定要抛开私心杂念,强化服从意识,站在大局的高度看问题、想问题。

其次,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在部队这个战斗集体里,每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这个集体才能够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才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假如说我们都不服从组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集休的利益,那么,就会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背离我们这支军队的宗旨,损害革命军人的光荣称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种利益矛盾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是为追求个人的利益而斤斤计较,还是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勇于奉献,应该说,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是人民军队的一员,是国家利益的忠实保卫者和捍卫者,就必须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再次,要学会辩证地看待机遇。在走和留的问题上,愿意走的能走了,回到地方可以获得就业发展开创新生活的机会;想留的能留






下,留在部队继续接受培养教育,这样都符合本人的意愿,是可喜可贺的。但是,不能如愿的同志往往认为:想走走不了,想留留不下,无疑就丧失了一次个人发展的机会。但是,应该看到,机会仅仅是为理想的实现而提供的一种可能的条件,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努力。自己本身条件不具备,即使有了机会,也未必能变成现实;如果自己具备了条件,即使这个机会失去了还会有别的机会。再说,有的时候,机会的得失并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自己说了不算,那就更没有必要叹息了。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振奋精神,创造条件,打好基础。有了这个前提,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在等待着你。这就是,逆境虽然给人以苦恼,但却能磨砺人的意志,甚至往往造就强者;顺境虽然令人高兴,但也容易使人产生自满,失去勤奋,甚至头脑发热。机会是人创造的,错过一次机会并非就是失去了所有的机会,我们不能为此而抱怨或苦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Xz.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