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前全科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欢迎阅读!
![医学教育,全科,对策,存在,当前](/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jpg)
当前全科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 随着全科医学在中国日渐兴起,全科医生在为居民提供诸如基本医疗、家庭病床、临终关怀、残疾和病后康复、精神心理卫生以及预防接种等多种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发展却明显滞后于国内日益增长的全科医学服务需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为使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更加切实、有效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297-02 1. 全科医学与全科医学教育 1.1 全科医学
随着社会公众对卫生服务的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一方面高科技的检测、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医疗成本在不断增加,但对改善人类的总体健康状况却收效甚微,于是,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全科医学便应运而生。 1.2 全科医学教育
全科医学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医学和社区实习三个部分。全科医学教育就是对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医学再到社区实习的全科医学学科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培训和实践指导。其中,基础理论教育包括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临床策略、家庭保健、预防医学、社区医学、社会医学、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等;临床医学教育包括内、外、妇、儿、传染病学、精神病学、中医学等各学科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知识和技能等;社区实习部分则涉及到行为医学的内容,主要涵盖社区医学、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和卫生管理学等。
2. 当前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医学分科的历史起步较晚,一直处于不分科的状态。古代的“郎中”,近代的“赤脚医生”、“保健医”均类似于目前的全科医生,可以说中国的全科医学存在历史久远,但系统化、正规化、规模化的全科医学教育却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2.1 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纵观中国全科医学教育20多年的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整体质量亟待提高,而提高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就在于全科医学教育师资力量的加强和提高。
中国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受传统的“重治疗、轻预防”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医学教育严重偏向于专科医生的培养,一直鲜有现成的、专门的师资队伍从事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和实践。国内目前的全科医学教师除了极少数人外,往往是医学高等院校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或是综合性医院的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后带班授课。 2.2 全科医学教育基地建设不足
全科医学的临床与社区实践是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大多只是“半成品”,普遍存在着临床技能和临床经验欠缺的问题。而全科医生的核心能力的最终形成是在综合医院和社区培训基地实践阶段完成的。
当前,随着全科医学理论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普及,临床综合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明显满足不了全科医学教学见习和实习学员的实践技能培训需要。而且,按照目前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来就不甚充足的6个月的基层实践培训时长又经常在实施过程中被打了折扣。于是,一方面是全科医学人才的匮乏、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又是实践基地数量不足、管理不规范,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源少,全科医学教育资源有限,能够为全科医学学员提供的实践机会寥寥无几,再加上关于全科医学的临床指南和路
径缺乏,委实难以承接全科医学人才实践教育的重任。
所以,加快全科医学教育基地的建设是全科医学教育实践者即各医学院校和各地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的当务之急 。
2.3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在我国,2000年才正式提出要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尽管它是当前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一直以来,全科医学在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中受重视的程度普遍不高。 据统计,国内168所临床医学院校中,仅有约10所设立了独立的全科医学系或学院,且教材、科研等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学科。而没设立独立全科医学系的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全科医学教学工作则由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学以及其他学科来完成,其在课程数量和学时设置上偏少,临床实践更少,知识技能也不足,尚未确立与内、外、妇、儿等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
3. 提高全科医学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3.1 强化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培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前,中国全科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人才储备先行。而人才储备的来源则要有高素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作根本保障。
这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充分掌握全科医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其特点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承担教学计划的实施、反馈和调整等具体工作,还要有过硬的教学和实践能力。通过承担临床培训和社区基地实践以及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来推动和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全科医学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教师的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和整体化方法的训练和强化上,必须强调以全科医学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来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2 加快全科医学教育基地建设
全科医学教育基地一般包括临床基地、社区实践平台以及公共卫生实践基地和预防保健机构等。无论是在综合性医院学习临床技能的临床基地,还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学习全科医学理念和全科医生工作内容的社区平台和公共卫生实践基地,它们必须要满足全科医学学生实习的需求,在床位数、病种、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均有相应标准。
另外,全科医学教育基地一方面应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应根据全科医学实践教育的特点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考评标准,加强实践教育基地的组织机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以保证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培训质量。
3.3 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全科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高等医学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医学教育和卫生资源,才能构建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这个适合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包括优化全科医学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改进全科医学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完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等。其中,全科医学教学课程计划的制定必须依据国内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社区健康问题的范围、类型及特征,既要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又要考虑到与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这个全科医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提高国内医学生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以期实现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和全科医学住院医师招录、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准入标准有机结合,以推动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改革。 4.结论
本文着眼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立足当前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以使得当前的全科医学教育实践更加切实、有效。这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基层卫生人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为促进国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祝墡珠,胡传来,路孝琴.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S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