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文学说课》,欢迎阅读!
《儿童文学》说课稿
一、课程简介
《儿童文学》课程是初等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旨在使学生系统、全面、科学地理解和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适用的专业层次是文科方向的高职专业。总学时是84学时,在第五学期开设。 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作为小学教师或幼儿教师必备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素养;了解不同儿童文学体裁及其特征,熟识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小学语文教学论》等。其中《中国文学》是先修课程,《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小学语文教学论》为同时开设课程。本课程与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联系紧密,有些内容互为交叉。本课程与文学概论互为依托,文学概论的鉴赏、评论等原理将在本课程中得到运用,而本课程的一些文学现象又是文学概论重要的例证。小学语文课文80%左右为儿童文学,因此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论结下不解之缘 四、教学内容
根据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学生在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本教材所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儿童文学的体裁。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基本理论:儿童文学的本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儿童文学的欣赏,其中儿童文学的本质是理论部分的核心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儿童文学的本质,儿童文学的特征,儿童文学的意义及功能四方面的内容;儿童文学的发展是在学习了外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的基础上得出的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文学的欣赏包括儿童文学欣赏的性质、意义和心理特征及其基本规律。
儿童文学的体裁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十种体裁样式(见幻灯片)。这十种体裁的学习主要是从介绍其特征和作用入手,之后联系具体的作品赏析,从而指导学生的阅读和教学能力。 五、教材的选用本
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教材,由于虹主编。参考资料有:
《儿童文学引论》(王晓玉) 《幼儿文学概论》(张美妮、巢扬) 《儿童文学教程》(浦漫汀、张美妮) 《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王晓玉) 六、实践活动安排 分三方面:
1、阅读指导:文学课的教学离不开文学作品的阅读,否则会显得空洞和乏味,因此在教学的同时多鼓励学生去阅读儿童文学的作品时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授也
离不开集体的文学作品的欣赏。
2、 上编的基本理论部分的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学生具体的见习和实习活动中去,比如要求
学生在实习时记“儿童生活片段”观察笔记,为以后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下编的儿童文学体裁部分主要是依照每一章的教学与阅读指导来指导学生即将要面对
的语文课堂实际教学,可以选取儿童文学中具体的篇目,如《丑小鸭》、《快乐王子》等,模拟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的具体教学活动过程。 七、课程管理及考核
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其中,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段考)成绩占总分的40%,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60%。
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限时考试形式。题型主要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阅读分析等,以考察学生对儿童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能力。命题以本大纲各章的“教学要求”为依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八、课程改革和设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N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