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教学方法及意义》,欢迎阅读!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 的过程。什么是绘本呢?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 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图画的重要性还比文字要来得高。 绘 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读者 一一尤其是年轻读者一一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或是 美感的经验。而绘本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 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 单的意义和结构。就英语文童书绘本来说,押韵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现 在其中的。这两种行文方式也最能让年轻的读者察觉和掌握英语文字与其声音的 特性。 1绘本教学概述
教师可以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 听故事和说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 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学生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 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变得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 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2绘本教学现状
在当前绘本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其价值取舍更多偏向认知, 忽略其中 的审美。究其原因,这一价值取向与成人忽视儿童世界中的游戏精神和幻想品质 不无联系,同时,也与 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下人们的现实追求有关。 3绘本教学误区
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绘本阅读却往往没有发挥其优势, 绘本阅读陷入了种种误区。
误区一:识字朗读型
并茂的绘本,图画精美,语言精炼。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教者便利用绘 本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专项识字训练和专门 的朗读训练。在识字、朗读的要求的压力下,让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让孩子对绘本望而却步。
误区二:精读分析型
阅读教学我们往往以 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在班级中开展。一些教者便班级读书 会当成平时的语文课堂,将绘本当成一般的语文教材来教学,引导孩子研读绘本, 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这各项训练便拉开了孩子与绘本的 距离。
误区三:讲读提问型
1
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有着经久不衰的永恒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 一些教者在教学中,急功近利,为了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受到教育, 并以提问贯 穿绘本阅读始终。在一连串的“你知道了什么? ”“你懂得了什么? ”的追问下, 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蒸发。
误区四:无指导型
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一些教者本着“绘本是读给孩子听的书”的理念。在 绘本阅读教学中,纯粹以朗读者的身份出现,读完故事就完事,不启发、不质疑、 不点拨、不指导,使班级读书会意义缺失,效率低下。
目前,绘本教学研究在幼儿园开展的如火如荼,在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 的同时,绘本教育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注重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而缺少对内容深层次的挖掘。
有些教师还是受传统故事教学的影响,比较注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关 注情节,很少去挖掘绘本所隐藏的价值,幼儿没有得到充分情感体验或升华, 幼儿的想象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绘本阅读只停留在表面。 二、 关注图书文字,缺少对画面的感受。
培利诺德曼曾经说过,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文字讲述的故事、图 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一本书的图画与文字是相互 依存的,但有些教师仅关注图书的文字而缺少对画面的分析和对孩子的深入 引导。 三、 强调教师一头,忽略幼儿一头。
出现以上问题,除了教师对绘本教学缺少正确的认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 没有在活动前对绘本进行认真分析解读,对绘本所隐含的丰富信息没有充分 把握。教师要做到;
一、 解读显性信息,读懂绘本,如封面、扉页、正文、封底要关注,还要引 导幼儿关注绘本传达的图画语言。 二、 解读隐性价值,读懂绘本; 1挖掘文字背后的情感。 2、挖掘画面背后的内容。
读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理解,而要让孩子体会,体会绘本隐性的语言, 老师只有准确把握了绘本的内容和价值, 绘本阅读活动才能既适合幼儿又有 一定的深度,阅读活动才能流光溢彩。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H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