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运动游戏环境创设 车轮滚滚真快乐》,欢迎阅读!

幼儿园运动游戏环境创设:车轮滚滚真快乐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性运动正在开展,看到每个孩子积极的投入,为自己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露出灿烂的笑言,这是老师想要看到的结果。孩子们不仅仅是为了练习某一个动作而运动,而是在运动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一种动作的加强、巩固。大班的孩子在车类运动区是如何开展活动,在运动过程中如何推进?如:环境的合理划分?材料投放?教师指导等? 一、我们的车类区 1.环境
走进大门口,抬头所见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车类区,这里景色优美:一小片园林、蓝色的游泳池、雄伟的城堡……低头一看就会发现我们车类区有三种道路:平坦的水泥路、凹凸不平的地砖路、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 2.车的种类
寻找适合孩子们运动的车子,有:四个轮车的我们戏称四轮车,有自行车;三个轮子的扭扭车;自制的轮胎车;一个轮子的独轮车…… 3.合理的划分
同样车子要选择适合的道路开,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四轮车在地砖路上很难移动,容易摔跤。自行车可以在不同的路面上骑,但有坡度的地方更让幼儿有挑战性。把场地划分了一下:大门口的是自行车、走道是四轮车、教室前的地砖路是扭扭车区、城堡附近是四轮车区、独轮车就适合幽静的羊肠小道。场地划分好了,就要开始运动了! 二、我们的运动
对于车类区,最想玩的车是自行车,一听说到这个区域活动,自行车争抢的最多,哪怕这辆车已经很旧了,其次是轮胎车、独轮车,较少选择的车辆是四轮车、扭扭车!面对这样的状况,让我们老师有了思考的空间,怎么样让这些车变得有趣,让孩子在车类区得到运动的同时享受一份快乐呢?
在走道——四轮车的场地上,有三根直直的线,孩子只是握着把手来回的踏,显得有些枯燥,停在起点的车多了起来,“你们怎么啦?”“老师我们骑过一圈了!”简单的一句回答,让我注意到,这片场地确实没有吸引孩子继续要玩的材料,除了隔离带就是四轮车了。孩子觉得无趣情有可原!看来,这些材料不能满足这个区域,玩四轮车时手和脚都要配合,既然孩子手不能拿,就用背的材料。我们先尝试利用现有的材料——每人一个小背包,小背包还可以装运东西呢。果然有了这样的材料后,我们观察到孩子最大的改变是玩的兴致高了!持续玩的时间长了!材料的投放让我们有了一点小收获,有了一点成功感!我们把这份成功感延续到在玩扭扭车的区域,我们预先设置了一些障碍物,总看到在那里玩的孩子总是乱扭一起,没有一定的方向,我们放了一些梅花桩,新
的问题发生了。原来,孩子在谈论回老家的路,有孩子说回老家时有盘山路的。让我想到了盘山公路,把这里设置成盘山公路吧!可以发挥扭扭车左右摇摆的功能,名称改变后孩子们互相攀比谁扭过的梅花桩多呢!孩子认识了环绕的标志呢!逐渐的喜欢玩四轮车、扭扭车的孩子多了。孩子的声音也多了起来:“老师,他的自行车总是从这里走的,我从这里出发的”。“老师!他的轮胎车不给我让路!”“老师!这里的路给他堵住了,不能过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之间的骑车速度不一样,有的孩子为了赶超常发生“交通”事故,车子的前轮撞到别人的后轮,安放车辆的位置不对!行驶的路线错误!面对孩子的“小报告”,让我们意识到车类区急需解决的是——行驶安全。于是,我们老师变成了“交警”,和孩子一起重新划定起始点,如果是地面就用即时贴做成箭头进行暗示,对于地砖路面,我们只在容易发生交通堵塞的地方竖一块转向标志,哈哈道路真的畅通多了!在一次次的引导中,孩子在车类区的交通规则意识逐渐形成了!特别是城堡附近交通道路狭小,只能一个人通过,旁边的孩子需要等待,现在也能有序的出入了!
解决了“交通规则”问题后,又有情况了!运动量没有到的孩子也喜欢休息了,有些孩子只是象征性的溜达一圈,转眼又坐在一旁,怎么回事?如果孩子持续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他们就会投入活动,令我们想起了在投掷区活动时孩子担任的角色:公牛队、火箭队进行对抗赛。在运动中加入一定的情境性效果会如何?让每个孩子以游戏的身份,把车类区运动寓于既有情节又有角色的集体游戏,让充满趣味的游戏成为活动内容,使外部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动机。怎么去引导孩子做呢?怎样去调动呢?在一次来园建构游戏中,孩子们在互相合作拼搭工地!这不是一个小工地吗?工程不正在眼前开工吗?车类区最大的共性运送东西!我们马上商量成立运输队!可运送什么东西适合每个区域呢?孩子的经验太少了,得让家长配合一下,我们布置了这一任务后,第二天孩子带来了答案!他们都要争着说:“木头、石头、砖、瓦、钢筋……”,哪些材料适合运送呢?安全是首先考虑的,还有身边现有的材料!在一片讨论声中,我们商定黄沙、水泥、砖!又好像太少了,孩子又说房子盖好要有花才好看,对!这个注意还真不错呢!花草也是一个很好的运输材料呀!该准备材料了,分工合作吧!手巧的孩子做花、能干的孩子用瓶子装沙、还有的带来纸盒代替砖,老师准备最难的任务——水泥,孩子猜想老师制作的水泥会怎么样的呢?其实这着实让我们老师伤透脑筋!我们想到用布袋装沙,可沙装多了会很重,湿了就不能用,最后想到用废旧的积木代替黄沙,有利于孩子的搬运,我们发动全体保育员,很快收集完成。还有很形象的草皮呢!新的材料、新的任务!放入“小船中”的黄沙用四轮车队运送;扭扭车队运送砖;水泥由轮胎车队运送;花草由自行车队运送;独轮车队运送什么呢?在大家的商讨下决定把大家运送的东西送到世博小工地,小工地的地址就选在游泳池,这是唯一在这块场地中没有利用的地方,独轮车队正好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围着小园林可以到达每个运动区域,方便运输。任
务明确了,每个孩子积极投入,道路畅通,可运送的东西太快了!规定每次运送的数量,还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使出杀手锏——设置一些障碍,四轮车的道路上添置了两座隧道,在轮胎车中我们设置了电网及明示牌,让孩子增加通过的难度!在自行车区我们设置小树林,但小树林总是被碰到,我们黄沙满地跑,这时我们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用棉花塞住瓶口就不会黄沙满地跑! 三、孩子的发展
孩子在运动中快乐了,但并不表示我们对一些动作技能不要求了。车类区是发展踏步前行双脚转换、摆臂、重心转移等基本动作,掌握前交叉滑行、单脚支撑滑行和转弯切脚等滑行动作;增强身体素质和坚毅勇于吃苦的精神。瞧!在自行车队的表现可不咋的:双脚转换不灵活,坡度上要人帮忙哦!在一次次练习中,她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掌握了要领,成功!四轮车的速度最难控制,一不小心就会翻下,对交叉滑行的动作技能有很大的要求,熟练掌握技能的孩子还能脱离双手。独轮车、扭扭车、轮胎车在前行的过程中不仅保持自身的平衡还要有相当的臂力!孩子在一次次难度不一的挑战中发展了自身的动作!每次运动中,我们也尝试着让孩子们之间自主的交换运动区域,让他的动作技能均衡发展的同时得到一份运动后的快乐!
不仅孩子的动作技能得到提高,在自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首先是在运动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大量出汗,不及时休息、不及时擦汗容易着凉感冒。我们设置了加油站和休息区,放置了幼儿喜欢的折纸、毛巾等,有利于幼儿运动中的动静交替,对活动量也是很好的控制。孩子现在主动休息的多了,只有少部分的孩子需要教师及时提醒、督促。其次在运动器材的收放方面有了自主的意识,收放物品有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放任务、运动器械的归类,每一车队都有小组长负责检查场地,从而培养了孩子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看到孩子们更加投入,乐此不彼,也省却了我们老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老师在活动中只是一个观察者,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在下次活动中加以解决,这就是老师的作用。由此我们也得出这样一个经验:孩子们之所以对某项活动不感兴趣,是因为它还没有较灵活的掌握这项活动,没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一旦他能驾驭了这项活动,并且获得了别人的夸奖与羡慕,从中尝到了甜头,他就会对此充满兴趣,而且也许会终生感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G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