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蕴含的哲学试题

2023-04-30 01:3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语蕴含的哲学试题》,欢迎阅读!
蕴含,成语,试题,哲学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A、唯物主义 C经验主义



B、本位主义 D、教条主义



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8、“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9、“坐井观天”之所以作贬义用,是因为它

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割裂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C、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D、陷入唯心主义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11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有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艰苦困苦,玉汝于成 D、满招损,谦受益

3“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帖事半功倍。据此回答:“拔苗助长”的错误是(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4、“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B、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D、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5、“智子疑邻”的主要错误告诉我们

A、对墙坏必被盗未能预见 B、不及时筑筑墙,造成其财产损失 C、凭主观经验办事 A、物质决定意识



D、凭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6、“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2、“生不逢时”包含的哲理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人生价值的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D、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13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

A、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双方是根本对立 D、无法解决的

C、双方转变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1 / 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14、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

C、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错在(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D、量变与质变存在根本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C、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21、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办事情要抓重点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C、办事要抓住机遇,促成飞跃 事物在人脑中的(

A、超前反映











B、如实反映







C、特殊形式的反映 是(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事物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D、意识对物质有能够的反作用 24、“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

A、本质和现象











B、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D、歪曲、虚伪的反映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D、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条件

15、“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变的统一

C、轻重、大小无条件相互转化 区别

16、苏轼说:“物必先腐之,而后再生之,人必先跑之,而后 人之。”

哲学上看,这句话说明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7、恩格斯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这告诉我们

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步的助推器

18、诸葛亮说:“志为存高远。”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人应当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B、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D、崇高的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19、陆游《冬应读书示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







B、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D、崇高的理想是社会

C、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客观

23、俗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

C、真象和假象 D、真理与谬误

2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G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