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灰姑娘(二)

2022-08-15 08:17: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格林童话》:灰姑娘(二)》,欢迎阅读!
格林童话,灰姑娘

两只洁白的鸽子从厨房的窗户飞了进来,小斑鸠随翅膀飞走了。灰姑娘端着一碗豆子去见继母,快活极了,心想:这下子该可以跟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了。但继母却说:“不行,灰姑娘,你没有衣服,你也不知道怎样跳舞,每个人都会嘲笑你的。”灰姑娘哭了起来,继母就说:“好吧,如果你想去的话,就要给我在一个小时里,从炉灰中拣起两碗豆子来。”她心里却在想:这回她可永远办不到了。



灰姑娘穿过后门,走进花园,冲着天空大声喊:



“嗨!温顺的小鸽子,咕咕叫的小斑鸠,天底下所有的小鸟,你们都来帮我拣豆子!



好的拣进碗里,坏的给你当粮食!



从厨房的窗户又飞进两只洁白的鸽子,小斑鸠随后也到了,最后,天底下所有的小鸟都成群结队扑棱棱地飞进来,围在炉灰旁,热闹极了!小鸽子不停地点着头,一下,一下,又一下地啄着豆子;其他的小鸟也一下,一下,又一下地拣豆子。它们把所有的好豆子都集中起来,放进两只碗里。半个小时不到,它们就把活干完了。灰姑娘端着豆子去见继母,快活极了,心想:这回该可以跟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了。但继母却说:“还是不行!你不能跟我们一起去,因为你没有衣服,你不会跳舞。你那副样子怎么见人?我们会被你羞死的。”说完后,她就把背一扭,带着那两个骄傲的女儿匆匆离开了家,再也不理灰姑娘了。



现在,除了灰姑娘,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她走到母亲的坟前,坐在那棵榛子树下,放声大喊:



“小小树儿,摇呀摆,金子、银子抖下来!



于是,那只鸟便扔下一件金丝银线缝的裙子,还有一双用丝线和银线绣成的舞鞋。姑娘飞快地穿上裙子,换上新鞋子,立即去参加舞会。她的两个姐姐和继母根本没有把她认出来。她们想:这肯定是外国的一位公主,因为她穿着那件金光闪闪的裙子,实在是太漂亮了。她们压根就没想到,那会是灰姑娘,因为她们认为她还脏兮兮地待在家里,坐在炉灰边拣豆子呢。王子朝灰姑娘走过来,握着她的手,邀请她跳了一支舞。此后,他再也不和别的女孩跳舞了。他一直握着她的手,怎么也不肯松开。无论何时、无论是谁来请她跳舞,他都会说:“她是我的舞伴!



灰姑娘就一直这么跳下去,直到很晚了,才突然想起必须回家了。王子说道:“让我陪着你,护送你回去吧。”其实,王子是想知道,这个美丽的女孩是从哪儿来的。不过,灰姑娘趁机逃脱了,跳进自家的一个鸽笼里。王子在外面等啊等,直到女孩的父亲走过来。于是王子告诉他,有个姑娘跳进了鸽笼里。有钱人心想:“难道会是灰姑娘?”他叫人拿来斧头和凿子,把鸽笼劈成了两半,但里面什么也没有。等继母和姐姐们回到家,灰姑娘已经躺在灰堆里了,还是穿着那件脏衣服。原来,灰姑娘飞快地从鸽笼跳下,跑到榛子树下,脱掉那身漂亮的衣裙和鞋子,把它们放在坟上,那只鸟飞来把它们衔走了。然后,她穿上灰色的罩衫,回到厨房的煤灰堆里。






什么是绘本?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文称“爱好恩”,当用汉字为繁体的“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成人绘本方面如几米、钱海燕等都是近年来出现的绘本作家。

绘本的历史溯源

绘本溯源于中国,可能早期日本人将中国的佛经(经变图),绘卷(法华经)当成绘画书,后来发展成现在的绘本。这个名词出现有十年左右,绘本其实就是图画书,为了避免与图书混淆,后来才习惯使用这个由日本传入的名词。

当然,还有成人的绘本 ,其价格也比较成人化,孩子们一般也看不懂,所以不去买。 绘本与普通图画书的区别

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可单幅成画。我们常见一些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只是一类具有文字系统功能的图画。这类书多见于教材和教辅类图书。书中的图画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

图画书与我国传统的连环画、连环漫画相比,后者好比是传统舞台剧,读者只能在一定角度用全中景去看,会产生极大的距离感。低幼图画书却好比是供低幼儿童看的一部电影,它既展示出宽广的视野,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

一些以图为主的卡通幼儿图书与图画书也不同。这些图书绘制精美,画面是活动的卡通的固化,形式上失去活动的魅力,画面情节已被“肢解”难以表达原著内容,书中的图画只是引起对卡通情节回忆的符号。看一本日本版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小读者的兴趣。

绘本的发展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绘本阅读的意义

绘本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出现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开始充分发展,是新时代出现的、由传统的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

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更值得一说的是图,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


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当然,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专家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快感的快文化,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 读儿童绘本是否开发智力?

儿童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环,它的主要阅读对像是学龄前后的幼儿。图像是幼儿重要的阅读工具,也是绘本最重要的组成部份。绘本的图像除了要贴近儿童的世界,也必须重视美感呈现。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儿童得以由直觉进入绘本的世界,自然流畅地听故事。由于幼儿识字不多,不能独立阅读,所以绘本的文字,便须要大人代为关读,再说给小读者听。也就是说,绘本的文字并不是写给小读者看的,而是让他们听的。

绘本的图像和文字必须韵含默契,像呼吸、像音乐、像双打运动员般紧密配合,方能让小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

幼儿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是从整体来掌握感觉,而非由细部思考分析的。 这种特质使小孩在情境中,很少冷眼旁观,而经常以〔飞蛾扑火〕的热情,全情投入地参与。在与大人共读绘本时,他们不仅在听一则他人的故事,他们会与故事中的角色合而为一,亲历其境地体验这段故事。

这是幼儿喜欢重复听一个故事的原因之一。每一次聆听,对小孩而言都是新的感受经验。因此,大人与小孩一起阅读绘本时,不要先读文字,要让他们先看图画。预留空间,让孩子的想象驰骋,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在诵读文字的时候,我们应忠于原味,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加油添醋。

这样,小孩才可以体会到绘本的文学及秩序之美,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绘本为小孩提供丰富的体验,体验到的感受经过时间沉淀,便会慢慢化为知识和智能。在阅读之后,大人应避免说教,急不及待地说明、询问、考试。我们应把看书、听故事的主权还给孩子,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反刍绘本。大人可以〔坐看〕绘本的种子,在孩子的生命中发芽、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9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