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的几点策略》,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的几点策略
作者:刘芳芳
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2018年第11期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深刻影响孩子一生的思维、品德,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身心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孩子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程,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家长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升家教水平,家庭教育应从原来的个别随意化转变为系统科学化。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孩子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时,必须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决不能拔苗助长。家长应该鼓励、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感到自信、自豪。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单独睡觉等,家长开始可以教会孩子做事的步骤方法,然后放手鼓励孩子做。孩子独自做家务时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责任心和自信心。在孩子入睡前,一起读睡前故事,然后到睡眠时间,督促孩子入睡。渐渐地让孩子自己看书,自己入眠。
有的放矢,以身作则
每个孩子的性格、身体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客观看待,因材施教,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别家孩子的长处作比较,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还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期望值高,管得太死。孩子头脑知识多了,灵性少了,反而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不利于其身心发展;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正如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家长看电视、逛商店、打牌,却叫小孩读书、写习题,他们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好。更严重的是,如果家长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又没有自觉性,耽于玩乐,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如果家长教育孩子要做守法好公民,但自己却不遵守交通规则,也难以让孩子信服。所以,家长一定要“身教重于言教”,严于律已,经常反省自身的言谈举止,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6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