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药养生》,欢迎阅读!
课程论文首页
院、系(部)
学号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
该论文结构合理,格式正确,语言描述准确,行文流畅,理会中药养生课程的核心精神。该论文从养生的重要性与如何树立正确养生观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医养生的预防疾病、生活保健的作用。字数不少于2000字,引用参考文献大于6篇。
签字:
电子信息工程学
系 110707222
专业 姓名
测控技术与仪器 刘帅阳 中药养生
班级 任课教师
112 庄华梅
浅谈中药养生 成绩
评 语
年 月 日
复 核 人 意 见
签字:
年 月 日
浅谈中药养生
刘帅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身心失调的状况日益突出,树立健康正确的养生观,认识养生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养生,养生观,中药,重要性
0 引言
度百岁而动作不衰[1]。健康长寿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目标,人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人的健康需要管理,想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就必须在养生方面下功夫,不是随便就能获得良好的健康状态。因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养生观。
1 中医养生
1。1历史渊源
养生,又称养性,颐养等,即今所谓“保健”.自古以来,我国即非常重视选用中药以保健身体和延缓老化[2].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3]。枣和稻都是造酒的原料,冬天酿酒,次春才能喝,所以叫“春酒"。介是祈求的意思;眉寿,则是长寿,人老眉长,所以称长寿为“眉寿”。由此可知,早在西周时代,就已经服用春酒来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并在整体恒动的自然观与生命观的指导下,提出了“全方位的康寿养生观”,建立了“顺应自然———身心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的康寿养生模式。从顺自然、宜饮食、节房事、适劳逸、调情志、避邪气、治未病、慎服药、重康复、三因施养等!" 个方面的养生法则,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中国的养生著作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有了比较明确的养生方向。
1.2中药养生求本
中药养生求本,就是说,采用中药来调理保健人体必须抓住每一个人的体虚本质,针对本质进行中药调理.中医认为,同一本质的体虚,也可能产生若干不同的临床表现.例如:肾精不足症,这种本质的体虚在成年人往往见到早衰,呈现头发脱落,牙齿摇动,耳鸣作响,健忘恍惚,下肢无力等不同的临床表现。反过来说,这些不同的临床表现,它的本质就是这个人的肾精不足,必须给予补肾填精方药的治疗调理,此时可采用首乌延寿丹一类方药,只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就可以取得疗效.而中医又认为,同一种现象,又可以由不同本质的体虚所产生.采用中药养生疗法,必须强调“养生求本”,针对体虚的本质用中药调理,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肤浅作法,从而针对重点进行保健,达到延缓老化的目的[2]。 1。3“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米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中医“治未病”重视人的体质,从具体的人出发,首先对其体质状态进行辨识,然后根据其体质特点权衡干预措施,通过中医中药的调整,使机体恢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及时调理偏颇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从而实现“治末病”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5] 。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健康、事业、家庭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希望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u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