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觉醒年代观后感》,欢迎阅读!

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年代》这部剧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历史书上的人物和事件展现在荧幕之上的献礼,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文化大师和热血青年们都充满激情,燃烧理想,唤醒中华文本。
毛主席尚在年轻的成长阶段,就得以结识如陈独秀、李大钊、邵飘萍等许多当时著名的风云人物,且都是品性端正的正人君子,幸运地得到他们的指点与帮助,对个人的发展大有裨益。可以说,这些老师对毛主席今后的品性、人生方向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回顾历史,仿佛许多有所作为的人都曾遇到贵人相助,人们常常把它归结为命中注定,但或许不仅仅这么简单。
在还未参与到时代巨浪的湖南岁月里,毛主席并未虚度光阴,而是打磨真才实学,关心时事前沿,当然这是基础。个人认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品行。学识是有局限性的,也是未来可以慢慢增长的,但个人品行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相同特质的人总是互相吸引,通俗来讲就是“人以群分”。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结交君子,首先自己要有君子的品行。毛主席也正是以不俗的价值观,得到了邵飘萍的欣赏。其同辈友人中如陈延年、邓中夏等也都是一代英才。这并不是说毛主席真的幸运到了所遇皆为君子志士,而是个人品行端正,志向不俗,那些价值观不同的小人自然远离了他。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历久愈芳。
这部剧还有令我颇为感慨的两群人:劳工和深入底层工人的学生们。
当一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北大的集会上打出“劳工万岁”的口号时,我在想,是因为一战中国派出参战的是十几万劳工吗?但李大钊先生给了我不一样的解释:劳工勤劳而不懒惰,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合理的财富而非不义之财。勤劳、正义,建设着这个社会,而不做有损他人的事。细想,劳工的确伟大,伟大在于其性质本身,其实无关一战胜负。所以他们是最先进的阶级,于个人而言,普通却又不普通。“须知今后的世界,是劳工的世界”,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合理的报酬,不懒惰不剥削。如同现今的“打工人”是堂堂正正立身于世,不应当妄自菲薄,所以,劳工万岁!人民万岁!
而那群决心深入工人的学生,他们是真正的先进知识分子,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多读了两本书绝不意味着就能沾沾自喜、高高在上,如剧中那个以“博学”为最高目标的北大学生一般,看不起那些没文化的人。相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先进知识分子们,有更多的知识,就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具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不是用高人一等的学识降维打击牟利,而是用学识去帮助天下人过得更好。这才是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情怀,读书人的精神是宋儒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论结合实践,说起来简单,但确是炼金石,能筛去那些投机分子、软弱分子、空谈者,留下真正信念坚定的实干精英。革命并不是空喊口号,上上街就能镀金,真正的革命家都是有牺牲要吃苦的,所幸我们的时代也并不缺少这样的人。无论是远离都市、踏入田垄的大学生村官,还是深入大山、脚踩泥土的扶贫干部,他们真正扎根基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t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