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与青少年沟通》,欢迎阅读!

倾听青少年说话
一个使父母仍然不够专业的原因是:一旦你可以掌控情况了,孩子又长大了一些,又丢给你一大堆新的问题了。成功的父母学会改变他们的亲子形态,以适应孩子的成长。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青少年这个阶段是有名的困难时期。大部分的青少年会经历一段叛逆期,借由反对父母来定义自己的独立,有些甚至还会公然与父母争吵,其他的转入地下,把自己隐藏起来。
如果把家庭看做是一个转变中的系统,我们就可以看到青少年站在改变的前线:未来争取独立自主,他们想挣脱捆绑他们的绳索,也重新定义与父母亲的关系。冲突在所难免,因为当父母想让改变的速度缓慢下来(“我还是你爸爸”)时,青少年却要加速(“你不相信我吗?”) 不服从的早期征兆大概在十二或十三岁时就出现了。青春期前期的孩子开始争论每一件事(垮裤、短衫、刺青、饮食习惯、家事、脏乱的房间、功课、手机、计算机、电视、限制级电影、派对),我们很容易就会说:这些挣扎的结果要看亲子之间的沟通质量决定。这句话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对的,但是根本的问题在于“态度”。 问题不在于宵禁或服装,真正的问题是青少年在挑战管理家庭关系的规则。他们不想再像孩子一样被对待,他们想以一般人的方式被对待。 放手与收手
父母亲可能会犯一个或两个方向的错误:太早地也太轻易放手让孩子离开,因此失去对孩子的支持与引导;或是抓得太紧或时间太长,因而造成孩子对抗的力量。弹性的界限给青少年探索的空间,同时保持沟通管道的畅通。要怎样才能找到正确平衡的秘密呢?倾听的效力惊人。但倾听不是被动地接纳就可以了,也需要积极努力调和(合音),倾听你孩子所说的。这就是“联系”。
“我的孩子不再和我说话了!”
“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 “很好。”
“你在做什么?” “没做什么。”
作为青少年父母亲最难过的一件事就是他们开始对你吼,大概在十一岁左右,有些孩子开始慢慢从父母身边溜走,退回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十四岁左右,大部分的青少年对父母而言是一个谜团。
青少年不跟父母亲说话,因为他们不期待会被倾听。如果你可以预期对方会批评、质问或给忠告,那么你会向对方开放吗?
不要窥探
最快被封锁的方法就是问一些侦查的问题。花时间与孩子相处,但是要有耐心,一直等到牡蛎开口为止。
青春期是对批评异常敏感的时期,因为此时发展的不只是初萌的自我,还是一个正在改变的自我,不管是接受或拒绝都很容易受到影响。青少年被暴露,也被局限在自己的身体里,脑中所想的、很烦的都跟性有关,要不然就是受欢迎的程度、成就、成功、自我放任与自我否认,等等。青少年整天在学校的时间都是被固定的,他们觉得自己随时都被检视,怪不得他们对父母亲所说的会特别敏感了。
孩子能否对父母开放,主要是由他们所期待被接受的程度而定。 如果他们预见他们的感受会被否认,青少年就不愿意对父母开放。 “不可能那么糟。” “你太夸张了!” “没有人这么刻薄。”
“你一定是做了什么事,才会让他有这样的反应!” 不只是言语可以表达“不接受”,可能是改变话题、转转眼珠,或是完全忽略你孩子的感受,这些也都表示“不接受”。
青少年在外面待到很晚时,他们在做什么?大部分的父母亲会想知道,但是父母亲问了太多问题,却得到很少的答案,因为孩子不喜欢被盘问。
“你做了什么?” “谁在那里?”
“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你第一时间在那里做什么?”
同样的,父母亲会抱怨孩子不愿意与他们分享朋友或是学校方面的事。 “你今天过的好吗?” “你为什么待在房间里?” “你为什么不去那个舞会?” “你的朋友有没有人吸毒?”
“问问题有什么不对?”你问。没有不对,并不是因为问题太多让青少年不想说话,而是因为父母亲要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父母本身却不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感觉就像质问一样,而不是对话。
当你的孩子跟你说话时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问题有没有让你想到,你的孩子在跟你说话时在做什么?而你又做什么?
你给了孩子全部的注意力吗?你有没有关掉电视或计算机?你放下报纸了吗?有没有眼神交会?如果你给孩子一半的注意力,你告诉他们他们对你的重要性是什么了吗?
喔,你给孩子全部的注意力了?事实上,你好想要他们跟你说话?但是当你接近他们时,你是用开放、接纳的态度吗?你准备好要听他们在想什么吗?或者你有没有逼他们谈谈你所想的事?
沉默的争论
你可以认出沉默的争论模式,青少年不做你期待他做的事,而且一般说来会逃避与你讨论的机会。当你质问他时,沉默的争论者会说:“我忘了。”或“好吧,我等一下会做。”当某人一直没做到你期待他做的事,可以确定“他压根不想做”,已经发生这么多次了,所以很明显。但比较不明显的是:沉默的争论者常常“忘记”,因为他们不认为“真正需要”去做某件事,或者他们不认为要他们做的是公平的。要搞清楚的方法只有一个:问清楚!
沉默争论的理由是:不相信对方会接纳你的看法。
有些青少年形容父母是“颐指气使”的同时,也用“顽固”描述自己:“我们不想承认对方是对的。我是说,她也许是对的,我也许会相信她说的,但是我嘴巴不会讲出来。”
反应式倾听就是用来克服这种“准备好要抗拒掌控”的态度。青少年如果有机会参与协调过程,就更愿意为协议号的事一起合作。但倘若父母亲不是真的愿意妥协,青少年很快就会发现所谓的“协调”只是另一桩骗局,是父母亲用来施压的另一个诡计。
“如果你周一要交的功课没做完,星期天就不能去溜冰。”这不是一个契约,因为没有妥协的余地。
“如果你要去溜冰,那你对你的功课有什么打算?”
“我回来之后再做。”
“你从溜冰场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餐的时间了。”
“好吧。在我们去溜冰之前我就把功课做完如何?那么我就可以去了?” “当然,这很好。”
为什么要达成一个这么明显的解决方法,需要这么麻烦啊?因为是孩子提议的。如果是家长擅自做决定,青少年会觉得生气,也比较不会有动力遵守。
当讨论快变成争吵的时候,家长的反应式倾听可以在争吵发生之前就使用,但是要知道何时可以从“协调”转为单纯“倾听”(而且要冷静处理)就非常不容易了,更好的策略是“主动反应”而不是“被动反应”,不要等到协议破裂了才采取行动。父母亲可以阻止许多争论,只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先开始讨论家庭规则。
拨出时间跟孩子一起,鼓励他们提出要求或抱怨,这种主动方式会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