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2022-12-25 12:2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发展》,欢迎阅读!
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队伍,自身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作者:房超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1



房超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辅导员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认识,通过主观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23-02

职业化、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必然方向。中央16号文件、教育部第24号令均提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12]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学生工作实施者、执行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肩负着“培养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辅导员要以学生为本、工作为本,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工作需求、深受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那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内涵包含哪些方面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应该是指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符合职业要求,不断地提高个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辅导员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主要是指辅导员在某一方面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实际上,辅导员专业化培养过程就是辅导员不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过程。近期,笔者阅读了多篇关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文章,很多研究者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如辅导员的职责、辅导员的选聘、辅导员的管理与考评机制、辅导员培养、政策保障等等。[3-6]在微观层面上,笔者认为,辅导员自身对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应有个明确的认识和规划,从自身出发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做出主观努力。

一、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辅导员肩负着国家、党和社会赋予的重任:塑造人的灵魂,锻造人的品质,致力于人的成长成才。做好“人”的工作,是光辉而神圣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只有热爱这项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会不去计较付出与回报,即使是辛酸也会觉得甘甜。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就必须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个岗位上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无论是人生中的大事,还是生活中的细节,平凡但不普通,看到学生们成长成才,工作的意义也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我们也会收获着无限的满足与自豪,这就是辅导员工作带给我们的踏实与归属。

二、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离不开辅导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提升。首先,辅导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政治性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属性,辅导员工作的首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阶段,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想的引导格外重要。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辅导工作具有繁琐性、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且工作中还会时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这些都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问题能够处乱不惊,敏锐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磨炼过硬的心理素质,注重实经验总结和积累。其次,辅导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辅导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身上所承担着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学生学习、生活等的教育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我们要为人师表,身正示范,毫不懈怠,牢记肩上的重任。有了这份责任,我们会事无巨细、事事躬亲、竭尽全力、不求回报。再者,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怎样从这繁琐复杂的事务中找到条理性、提高实效性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辅导员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最后,辅导员应将求真务实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辅导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涉及学生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认真地对待和处理,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虚假。同时,辅导员工作要做得有声有色,需要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结合时代特点,工作理念和方式要贴合大学生实际,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灵活多样地开展工作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对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需要辅导员业务功底扎实、知识储备丰富、知识运用灵活,并且不断摸索学生工作的新工具、新方法。辅导员应当掌握的知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知识,比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其次,辅导员还应当掌握相关教育原理和方法、人文学科知识、与人的研究相关的学科知识,比如美学、哲学等。再者,为了方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专业学习方面的辅导工作,辅导员应当学习与所带学生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此外,辅导员还应有意识地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正确认识研究对象的特点,从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科学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增强研究和探索的意识,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要积极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努力成为科研型辅导员。有研究者指出,“专业化”可以使辅导员向“专家型”发展,把辅导员培养成为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职业化、专业化要求辅导员由衷热爱学生工作,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7]

社会需求、满足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笔者认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领导下,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营造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和提高,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同时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

[2]教育.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教育部令2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qM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