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作者:王伟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25期
语文教师的阅读指导,在其语文教学全过程中,是一项分量重、意义大的工作。课外阅读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及质量不仅对语文教学总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影响,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格发展和美好情感的养成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下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师重点关注的只是语文成绩的高低,课外阅读成了承载和提升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师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时,一般更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点拨和要求,在这样的心理定势下,课外阅读自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成为地道的课堂教学副本。怎样才能真正将新课标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落到实处,帮助小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丰富和提高自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校内读书成才活动开展的实践,浅谈一下我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激发学生读书愿望,实现“自觉阅读”、“快乐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好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要让书籍能够占据学生的心灵,就必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1)营造书香氛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大造阅读声势,班内建立“图书角”,把学生自带的、喜爱的图书装进书橱,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鼓励学生利用阅读课和课余的时间,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另外,在教室墙壁上还设置了“书海拾贝”、“阅读指南”等版块,班内书香萦绕,学生置身其中,天长日久,陶冶情操的同时,读书习惯也会慢慢养成。 (2)激发读书兴趣。学困生对读书普遍缺乏兴趣,他们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机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头脑需要科学知识之光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需要阅读、阅读、再阅读”。从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让学困生喜欢上阅读的方法,就是阅读而不在于其他,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生生互动”的方法让学困生也动起来,并在班内定期开展“阅读心得”、“走进名著”等读书交流活动。时间一长,看到同学们徜徉书海,畅谈心得的兴致,一些学困生也动心了,慢慢的也加入进了同学们的行列。每次读书活动,我特别关注学困生,询问他们读后的感受,设法给他们借阅他们想读的书。这样按“需”阅读,学困生的读书兴趣自然就高起来。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动力,他们也与书“亲近”起来。 二、授之以“渔”,实现“轻松阅读”、“高效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