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或活动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以后逐渐提高,这种现象称之为( ) A动力定型 B 优势兴奋 C 始动调节 D 保护性抑制 2.小学生的意义识记逐步占主导地位是在( )
A 二、三年级 B三、四年级 C 四、五年级 D 五、六年级
3.对孩子积极肯定和接纳,有成熟的要求和理性的控制。这样的父母属于( )
A 权威型 B 专制型 C 放纵型 D 忽视型 4.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具有( ) A阶段性、连续性 B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5.根据同伴提名法研究,得到较多负提名,只有少数正提名的儿童属于( )
A 被拒绝儿童 B 被忽视儿童 C 有争议儿童 D 普通地位儿童 6.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 )
A 上下、左右、前后 B 前后、左右、上下
C 上下、前后、左右 D 左右、前后、上下
7.科学儿童心理的诞生是以普莱尔的《儿童心理》的出版为标志,它的出版时间是( )。 A 1879年 B 1880年 C 1881年 D 1882年
8.有些儿童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探究的基地,母亲离开时反映强烈,母亲回来时态度矛盾,这类儿童的依恋属于( )
A 回避型 B 反抗型 C安全型 D 不安全型 9.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活动是( )
A 学习 B 实物操作 C 母婴交往 D 游戏 10.研究发现,儿童的感觉偏好是( )
A彩色、噪音 B非彩色、噪音 C彩色、乐音 D非彩色、乐音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发展的连续性:
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
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
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
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
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 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2)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 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1) 熟悉环境的改变;
( 2 )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 (3) 后天经验所致。
3. 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
(1) 焦虑-一回避型; (2 )安全型;
( 3 )焦虑一一反抗型。
五、论述题( 1 6分):
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 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无详细阐述,酌情减分)
六、案例分析题(2 0分)
材料:其其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
其其还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
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教育措施。
(1)他偏于胆汁质。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3)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4)对胆汁质的儿童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无展开酌情减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