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师培训内容》,欢迎阅读!
教
教师简介;
师培训教案
程滔,毕业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学位;现任天跃培训学校教师培训部主任教学部总管;西安起点艺术学校常务主任,教研组组长,三叶培训学校表演主持人专业讲师,思维动画学校口才班讲师,曾培训过的幼儿园有雅荷,蔚蓝花城等,被陕西省教育家协会评为2009年度教育培训先进工作者
培训内容:
教师的语言魅力,、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几种习惯、儿童心理学、如何讲故事以及收集教育教学资料开发教学特色、沟通的艺术,游戏学习法六个模块
教师的语言魅力
讨论:个优秀老师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能力
普通话要标准;方法1气息发声;2口部操;3绕口令练习;4诗歌朗诵
表演能力 :1眼神,2肢体语言;3信念感,4手势,5热情;6投入
语言组织能力: 1让学员对你产生信赖感,2多问yes的问题 3养成鼓掌的习惯 4激发孩子的兴趣如何做游戏 5说跟孩子有关系的事情
控场能力强 :寻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的承上启下的语言 演讲能力 :让学员上台来示范,点评
知识储备:介绍一些关于幼儿教师必读的书籍 幽默感:1.讲述性语言: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皆幽默;
2、问答性语言:巧设机关,一问一答求互动; 3、情感性语言:春风化雨,一吟一咏润心田; 4、激励性语言: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
教师应该具备的几种习惯
淑女的习惯:1坐姿 2站姿 3表情 对工作的热情1心态,2状态 个人为生行为:穿着,打扮,发型
学习的习惯听优秀老师的讲座,看专业书籍,读文学着作,看教育大讲堂 备课的习惯怎么样备课如何给你的课打分处理课后反馈的信息
及时和家长沟通的习惯电话沟通,接送时候的沟通 及时给孩子评价的习惯
良好的耐心和脾气如何克制自己的怒火如何避免因急躁而犯错误想问题的角度要积极
勤劳的习惯
教师必须经常自我询问的六个重要问题
1.我们是否滥用了授予我们的权力,时常逾越了正义与道德的底线
2.我们是否出于对权力的恐惧或难以抵挡的功利的诱惑,扭曲自己的行为,伤害儿童的心灵,并辜负了孩子们质朴、珍贵的信任
3.我们是否因为同情的匮乏,情感的冷漠,时常有意无意忽视了那些最需要我们注视、关爱与呵护的心灵
4.我们是否因为生活的重荷,而变得日渐势利、鄙俗,缺乏生活热情,毫无梦想,毫无真善美的信念 5.我们是否因为失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而使得课堂变得极其平庸,乏味,毫无激情,毫无创造力 6.我们是否已经不再适合担当教师这一角色,甚至这样的自我询问也被遗忘,或者我们几乎就没有这样自我许多询问的勇气
在别人身上看有点的习惯举例说明 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
儿童心理学
讨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将知识通过各种途径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去; 那么了解儿童的需求重要不 儿童一般会出现哪些心里问题 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解读 儿童心里障碍产生的原因 儿童玩具越多越好吗 儿童为什么说谎 儿童为什么胆小 儿童为什么喜欢打人 失语症是怎么形成的 孤独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不良习惯有哪些 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重要心理学寓言故事3个帮助大家一起来学会如何分析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如何讲故事以及收集教育教学资料开发教学特色
讨论:讲故事的重要性,讲故事的方法
儿童都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所以通过讲动听的故事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听故事不但是孩子们的权利,也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生活经验;故事的重要性除了是知识的传承、生活经验的延伸,更是情谊的交流互动;因为每当孩子愉悦地倚偎在父母身边、师长面前,专心入神地聆听、眼神盯牢图画时,是那么亲密、毫无距离;每当孩子们听完一个故事时,那种满足、兴奋、意犹未尽的表情,着实叫人得着鼓励,也令人向那些为孩子们写出动人故事的高手致上真诚谢意;
一、趣味 ―― 保持注意力
时间的分配 ●幼儿级孩子大约 7 分钟;
●一~三年级孩子大约 10~12 分钟; ●四~六年级孩子大约 15~20 分钟; 二、了解 ―― 正确传达信息
了解故事中的话,而非父母、老师自己的话,父母、老师应正确明白故事的涵义;
利用孩子的生活经验来作比喻;
利用孩子能懂的字眼;适当的声调;例如提到「祭司」时可改以「一个像牧师那样的人」;当遇及新的词句应解释其意义;
三、思想的空间 ―― 自身的收获
提出许多问题;发问的目标最重要乃是让学生思想,避免停留在「动耳不动脑」层次; 加强故事中的教训;乃是在讲故事中自然地指出,而非「结论……」; 适时加入金句,以得画龙点睛之效; 四、背诵 ―― 复习
提出的问题若为复习之作用,则用「直接的问题」;针对故事作复习,而非「上星期我们听了什
么故事」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传达故事内容,除记忆在心之外,尚收「宣教」之效; 五、行动 ―― 讲圣经故事最重要的目标 孩子在听完故事之后,将被导向适当的行动;
孩子本身的决志会影响他的「行动」;此乃由「结论」所衍生,非他人外力的胁迫或代言; 父母、老师本身的分享及决志有鼓励及引导作用;
留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他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决定,或是正向决志,或是保留态度,或是反向思考;给他这个空间才有可能继续对话,导向更积极的信仰旅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k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