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全解》,欢迎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全解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萧萧:风声。 梧叶:梧桐树叶。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一种昆虫,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全诗意思如下: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异乡:他乡。 (3)倍:加倍,更加。
(4)遥知:远远的想到。 (5)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6)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全诗意思如下: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当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和家乡的亲人们。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啊,当他们在佩戴茱萸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不在。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中断:从中间断开。 (2)至此:到这儿的意思 (3)回:回旋,打转。 全诗意思如下: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然后长江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对立的意思),我乘坐的这只小船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悠悠驶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2)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3)方:正,恰恰。 (4)空蒙:形容云雾迷茫的样子。 (5)亦:也。 (6)欲:想,要。 (7)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有名的美女。(8)相宜:适合。 提示:湖指杭州西湖。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苏轼把西湖喻为美女西施,已成千古定论。所以,西湖有“西子湖”之称 全诗意思如下: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i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