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流行语“A 了个 B”的形成及其传播机制》,欢迎阅读!
网络流行语“A 了个 B”的形成及其传播机制
李强
【期刊名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4
【摘 要】“A了个B”网络流行语指的是网络上新兴的短语“我了个去”、“猫了个咪”等。通过分析指出,“A了个B”是近代汉语文献中大量出现的“V了个X”结构的一种变体,“了个”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插入到“AB”之中形成“A了个B”网络流行语。说话者使用“A了个B”是为了表达对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的一种强烈的主观评价和情感体验,而这种主观情感是通过“个”表现出来的。此外,还从社会文化学领域所提出的“模因论”视角探讨了“A了个B”的传播机制问题。 【总页数】6页(P71-75,94) 【作 者】李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0-05 【相关文献】
1.网络流行语的符号语义传播机制及成因探析 [J], 石云霞 2.基于传播社会学
的网络流行语传播特征及机制研究 [J], 李燕凌;陈龙伟
3.网络迷因理论下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机制与动因研究——以"凡尔赛文学"为例 [J], 马梦成
4.模因论视域下网络流行语"打工人"的传播机制研究 [J], 赵航
5.网络迷因理论下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机制与动因研究——以“凡尔赛文学”为例 [J], 马梦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i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