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飞天》的创新性

2022-11-14 17:14: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舞蹈《飞天》的创新性》,欢迎阅读!
飞天,创新性,舞蹈




舞蹈《飞天》的创新性

(一)演员服装的创新

对舞蹈服装对于演员丰富舞蹈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美化、简洁、形象化又便于舞动,有利于提升舞蹈表演的丰富性,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敦煌壁画中,飞天常赤裸上身,头发高耸,手臂缠绕一深色飘带,赤脚着深色裙裤,通体仅有少量发饰和耳饰。通过对于《飞天》舞蹈服饰的创新研究可以发现,演员们服装、头饰、脸上的贴花都是从敦煌壁画中设计而来,“飞天”们发束高耸,头戴宝冠,上身着金色璎珞胸衣,手臂缠饶金、蓝色渐变长绸,下身着金色珠片镶嵌的低腰阔腿裙裤。为了更好的突出效果、增强观众的视觉冲击,更使用身体彩绘使演员们如“仙女”下凡般的出现在舞台之中。其中隐藏在服装中固定腿部的铁制靴子,便是舞者们“倾斜不倒”的秘密。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通过服饰的设计让舞蹈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会让观众更加体现出作品的深层意义。

(二)置景道具的创新

在舞蹈《飞天》中,道具的创新应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首先,在敦煌壁画的思路指导下,编导者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人物造型塑造,因此,编导使用了固定演员腿部的特制道具,让演员们可以突破人体倾斜极限,扩大了舞蹈空间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舞蹈表演的水平,有效提升了舞蹈的表现效果,让观众拥有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其次,编导使用了可升降圆形自转小舞台与主舞台配合,使舞台空间因道具的运用更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舞者和场景,动作和时空融为一体,表演得到了升华,舞者和观众产生共鸣,渲染出意境。

在舞蹈道具的应用过程中,选择塑造舞蹈形象的道具不仅能渲染舞蹈氛围、突出舞蹈魅力更能有效体现出舞蹈的价值。所以,道具的创新应用也是在《飞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让舞蹈演员真实的再现了敦煌壁画的艺术性,更体现出了舞蹈者的自身能力和舞蹈作品的价值。






(三)舞蹈音乐的创新

从古至今,舞蹈的发展都离不开音乐。所以,在音乐的创新中必须要配合舞蹈的创新。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舞者的情绪更加饱满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情节的吸引力更强。在舞蹈过程中,观众可以体验到听觉与视觉的盛宴。因此,音乐的创新就成为了当下舞蹈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舞蹈《飞天》根据剧目进行编曲,在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是静态的,虽优美多姿却没有流动性也没有节奏性。在敦煌壁画中曾出现琵琶、阮、箜篌、横笛等古乐器作为飞天乐舞伎的伴奏道具,而舞蹈《飞天》的配乐是由著名作曲家张千一改编作品《有朋自远方来》,在原有曲调上加入了古筝和编钟,去掉了人声部分,有着辉煌大气的听觉感受。其次,改编后的音乐不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使舞者塑造出的舞蹈形象还原且饱满,人们在体验视觉盛宴的同时,借助听觉进一步增强对于舞蹈表演的欣赏。最后,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听觉和视觉同样重要,只有将二者结合融洽才可以进一步提升舞蹈的魅力,让观众享受到舞蹈的盛宴。因此,结合当下舞蹈的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在舞蹈的创新中需要引入音乐的创新。

(四)舞蹈动作的创新

舞蹈动作的创新意识对于舞蹈的发展与传承至关重要,在《飞天》中,舞蹈的动作来自于壁画,其是一种静态的形象,所以,要将静态的壁画通过动态的连接表现出来必须要进行动作的创新。在《飞天》中,编导从壁画造型方面入手,加入‘拧身抱弹’、‘四位靠弹’、‘关抬靠弹’、‘跨腿转’、‘反弹俯拧转’等动作,精心设计编排,通过腿部铁靴子的配合展现出极致倾斜、脱离地心引力的舞蹈动作,令观众达到眼前一亮的艺术效果。从单一造型入手,将静态的造型衍生出多元化的动作,不同的造型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改变了原有固定的动作模式。在没有舞台流动的情况下通过演员变换造型、相互配合、突出舞蹈重点,提升了舞蹈的创新性。

在《飞天》中,坚持舞蹈动作的创新是符合舞蹈的发展要求的,其动作上符合舞蹈体裁,保持原有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丰富的舞蹈语言提升艺术的魅力,这样才可以让舞蹈更加贴近历史、还原历史,让舞蹈可以在发展中不断地传承下去,提升舞蹈美感和水平,这也是《飞天》能够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i0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