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艺术生产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欢迎阅读!
![文化,事业,产业,生产,艺术](/static/wddqxz/img/rand/big_2.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艺术生产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作者:张锋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5期
摘 要:马克思把“艺术”和“生产”联系起来,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生产形态,人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一方面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的特殊性,它本质上是精神产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一并发展起来。 关键词:艺术生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58-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提法,无疑是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也是将其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于文化产业称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提法,更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艺术生产”这一重要概念。马克思把“艺术”和“生产”联系起来,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生产形态,看作是人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一方面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有着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又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的特殊性,它本质上是精神产品,审美属性是它的主要属性。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艺术作品在进入流通领域即市场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所以说,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使得文化有了得以发展成为“产业”的前提。关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以说是要将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联系得更为密切,推动上层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积极促进作用,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效益,纳入可量化范畴。
简单来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在于二者中前者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前者重社会效益,后者重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充分体现了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性,文化事业是与艺术生产的精神属性相对应的,是基础和根本,主要是原创性文化创造和公共文化建设,只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从源头上保证文化生产的高品质,才有可能出现更具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经济的手段使文化增值。所以说,没有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更谈不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了。而钱钟书先生提出的“艺术的非商化特制”也是突出了对艺术的精神属性的重视。尤其在现当今全球化语境下,频繁的文化的交流更加需要各民族各国家在文化上的独立,有着自己的核心精神,文化凝聚力,因此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精神形态上的建设尤为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g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