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思考》,欢迎阅读!

对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思考
作者:冯淳玲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第5期
关键词: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工作摘要:儿童阅读指导,就是科学地引导、培养儿童读者独立地选择读物,正确进行阅读和利用文献资料,以及掌握使用图书馆技能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对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意义和世界各国的儿童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具体对策。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045-021 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意义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们的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阅读教学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因为教学中的阅读,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而且还能使要学生喜欢阅读、轻松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阅读指导担负着上述重任。1.1 阅读是广大未成年人最基本的文化权利。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阅读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关乎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和谐与人类的进步,关乎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践证明,大多对社会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人。写出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七岁便能诵读诗文、广泛阅读史书:歌德是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诗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早期教育发生了很大作用。当歌德四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写字,教他学习法文、德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和希腊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十四岁时开始写剧本,二十五岁那年,写出了第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出版后立刻风靡欧洲各国.人们称赞歌德是一位天才,其实他的才能是与刻苦读书、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分不开的。1.2伴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普及发展.人们似乎真正进入了一个以上网、看电视节目为主的“读图时代”。不少人出于功利化的目的,读书往往图省事,通过影视、网络来进行所谓“快速阅读”,出现了一种追求“短平快”的读书倾向。许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少年沉湎于电脑前,动漫、电视、网络……新媒介环境构成了一个喧嚣的世界。读图时代,网络语言渗透在青少年的口头表达中,在书店,一些校园文学上充斥着网络聊天时使用的各种表情语言。更有一些另类读物让美好、崇高的名著变成了搞笑的无厘头“搞笑书”,一些经典著作竟被“颠覆”得面目全非。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因为电子阅读和图像阅读只能作为纸质阅读的补充,如果把它们当作全部,会使大脑限于简单的视觉刺激,从而降低思考的含量与智力的水平。高尔基说过:“我读的书越多,我对世界越加感到亲切.生活对于我越加感到明亮的有意义”。正确指导儿童的阅读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催化作用。儿童书读多了,掌握的词语就丰富了.掌握的词语越丰富阅读的速度自然就越快:阅读的速度越快,阅读的数量就越多。这样循环往复,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就跟着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2世界各国的儿童课外阅读现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极为重视儿童阅读风气的培养。1919年由美国著名的鲍克出版公司负责人梅尔契尔和图书馆学家马修斯二人发起了“全国儿童图书周”.其目的是使学习能力最强的儿童和青少年成为一个爱书的阅读者.从而为明天成为一个有知识的好公民打下基础。“全国儿童图书周”于每年11月感恩节一周举行,到1994年已举行了75届。日本则早在10年前就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运动。1995年一些国会议员开始推动设立国际儿童图书馆.1997年日本修正“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规模只要超过12个班,都必须指派学校图书馆员。为培养婴幼儿阅读习惯,日本从英国移植了“图书起跑线”运动,鼓励新生代父母讲故事给襁褓中的孩子听。2001年底,儿童阅读进入国家法律,《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颁布,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而在美国,每位总统上任后,几乎都大力提倡阅读。布什上任后,提出“不让任何
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将“阅读优先”作为政策主轴,划拨50亿美元的经费.希望在5年内让美国所有学童在小学3年级以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布什夫人也推出“阅读、阅读、再阅读”计划,提醒天下父母,必须在孩子童年时为他们铺设一条经由阅读而成功学习的道路。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也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进程.兴起了儿童阅读热潮。台湾公共图书馆在推广阅读风气上扮演了中流砥柱角色,而且策划出有趣的阅读活动。现在,从故事妈妈、推动深度阅读的小学老师,到遍布全台的读书会,阅读的种子已经慢慢在台湾各地萌芽。3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对策3.1 阅读指导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阅读兴趣,爱好和特点,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读物。比如低年级的孩子阅读能力较差,掌握的词汇量少,常常凭直观形象来理解书的内容,因而应选择内容浅显、生动有趣,情节鲜明简短的拼音读物或一般初级读物,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到了中年级,孩子已初步掌握了朗读和默读的技能,随着知识面的扩大.社会兴趣的发展,他们不仅对动植物感兴趣,而且对历史地理的书籍,对科学家,英雄人物,革命领袖的传记也发生了兴趣,那么就应该根据这种特点引导他们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到了高年级,阅读兴趣更加广泛,求知欲也更旺盛,这时良好的指导更为重要。3.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那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明确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因为语言教材篇幅的有限,表达形式也不够多样.光靠课内阅读是不够的:而且儿童对于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只能借助于课外阅读。一个儿童如果能够经常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就能够吸收到许多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的知识,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看好书.看有益的书,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介绍给学生阅读,并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诗歌朗诵会,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3.3对儿童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家长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首先进入他们理想境界的人是父母.父母的文化素养,家长教育能力的高低与孩子的文化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阅读的教育作用,他说:“学校缺什么都可以,但不能没有书;家庭也同样不能没有书,书意味着文明,意味着学习,意味着进取”。可以说家庭中具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与儿童的阅读能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香港圣公会基显小学正在推行“亲子广泛阅读计划”,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阅读计划的特色是重视家长的参与,让家长多带子女去图书馆,为了让家长懂得陪伴和协助子女阅读.该校全年还举行四次家长讲座。3.4要进行课外阅读就要有足够的书籍。既有丰富的藏书.又有科学的指导阅读方法的场所就是图书馆,尤其是少儿图书馆。可以说,图书馆是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智力、解决学生负担过重、发展每个学生的爱好和才能的重要场所。一个人的学生时代,除了课堂学习,图书馆内的阅读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各级政府应具有充分的文化保障力度.使公共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更优良、温馨的读书环境,创造更方便、简捷的借阅通道.一些图书馆在课外阅读服务方面已经开始了探索和实践.如江苏省扬中市图书馆把对小读者教育与学校、家庭、图书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有利于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并与市妇联于1998年9月开办了少年儿童课外阅读中心,该中心旨在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扩大少年儿童阅读面,激发其读书的兴趣,指导读书方法,引导其积极读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书习惯和良好的阅读能力。参考文献:U] 蒋丽娜,浅谈对儿童阅读的辅导U].图书馆工作
与研究,2004,(5).[2]孙静.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少儿阅读兴趣U].中小
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2).[3] 陈力,浅论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期的阅读倾向及
阅读的作用[Jl.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4).[4] 刘军莉,浅谈少儿图书馆的阅读辅导工作[J].当
代图书馆.2006,(2).[5] 胡曦光.谈少儿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服务U].图书
馆学刊,2008,(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