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儒家和道家的文艺思想的关系》,欢迎阅读!
儒家和道家的文艺思想的关系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共同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作为中国占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而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作为他们思想学说中的一部分有相同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某些差异。当然,这些差异只是儒道两家关注的问题不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因而并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对立的,并不构成激烈的冲突。他们之间的文艺思想关系是
儒家与道家文艺思想的相同之处
1.儒家和道家的文艺思想都批判了社会现实
儒家和道家都是先秦时期两大思想流派,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在《论语》中礼坏乐崩的状态感到痛心疾首,希望恢复周代的礼乐文化,所以在政治上,主张继承和恢复西周王朝的礼乐制度。道家学派的庄子,同样也在文艺思想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逍遥游》里面通过对绝对自由的渴望反对现实社会的人身束缚。
2、道家和儒家在文艺思想方面都重视创作主体的个人修养,主张通过提高创作主体的修养,从而提高文学创作水平。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主张“知言”“养气”,所谓“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所谓“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工夫,人必须用正义与圣人之道相配合去培养子这种人格修养,才能培养出自己的浩然正气。从涵养个人“浩然之气”达到儒家所谓的“君子”境界。而道家学派的庄子主张“虚静”“心斋”与“物化”,顺应自然万化,达到物我合一,最终达到道家所谓的“真人”境界。
3、道家和儒家的文艺思想注重“和”的思想。儒道都说“和”。儒家主张“和而不同”,重视礼乐制度的规范作用,追求社会秩序的和谐,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也说“和”,但是道家的“和”是出于“道”的共同本源。老子说:“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以道家说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和道家文艺思想的不同之处 1.文艺产生的认识不同
儒家认为文学来源于人心。儒家很注重人心在艺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虽然它在次序上后于外物,但在重要性上却先于外物。儒家观点强调的是文学作品要能真实地反映作者内在的心灵世界,故文学之源不在外物仍在人之心。
道家认为文学来源于道,即是指文学源于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之道,这是属于道家对文学本源的认识。庄子认为一切文学艺术都只有达到了合乎自然之道的境界,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他把音乐上的“大籁”、“大乐”、文学上能超乎言意之表的境界,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高理想。然而,道家的这种观点,并不否认文学是人的心灵之创造,只是认为人的心灵最终也是自然之道的一种体现。故而主张文源于道者,但也常常以人心作为中介。 可见儒道两家对文学产生的最终根源的看法只是侧重点不同,一在人心,一在自然之道,但都承认文学是人的心灵创造之结果。 2.文艺价值取向的不同
儒家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佳手段,强调文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教化作用,强调的是文艺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思想,即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儒家认为文学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因为它“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因为可以“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是因为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文学只有在社会中,只有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某一方而,达到了“美刺”的效果和作用,文学才成为文学,文学才有了文学存在的价值。在儒家的文艺观中,文学的功能是远远重于其木质的,它的价值就体现它具有讽谏功能。至于文学本身是什么样的,并不是儒家的文学观所关心的。
而道家排斥政治功利性,道家所反对的是附庸于礼乐的文艺,而并不是文艺的本身, 道家反对儒家教化论,追求淡泊虚静的人格境界,注重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和文学风格的自然真美,即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在道家看来,儒家所遵循的那套伦理标准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那么用这套标准来规定艺术的功利价值,则更是不得要领了。老子认为,不应该以艺术为手段来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应让人的生活和艺术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以进入一种“人法地,地法大,大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艺术是朴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而只有以此三者为前提,人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自由的想象和不断地创造。由此可见,道家认为艺术只摒弃人为的功利标准,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在道家的文艺思想里,文学“美”的这一而就相对突现了,而“善”的一而,即伦理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善就淡化了。 表面上看,儒道的文艺思想价值取向是相对立的,但实际二者相互互补、相互制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核心。林语堂先生也说过,中国文人的社会理想是儒家的,个人理想是道家的。 儒家批判社会现实,所以中国文 学不会沦于无病呻吟,丧失历史洞察力和改造现实的力量。道家关注人的内心, 注重文艺的审美价值, 所以中国文学不至于彻底沦为政治的附庸品。由此可见,儒道对文艺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国文学可以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避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 儒道文艺思想在文艺价值取向方面的互补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是不可否认的。 3.文艺创作心理的不同
儒家的创作心理是“有为”。儒家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主张积极干预事物,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因此儒家认为文艺创作要带有目的性,作者在创作时心理上要有忧患意识,作品要能讽刺社会、干预生活,所以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讲: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道家的创作心理是“无为”。道家对社会超然视之,主张听其自然。在个人的心灵净化中 实现无我的和谐超脱。道家反对有特定目的指向的文艺创作,道家的审美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无为”这一方面,所以,在创作心态上,道家主张首先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虚静”即必须排除一切外在因素和内心杂念的干扰,内心虚静,然后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而道家的哲学观和他的文艺观是相通的,所以在创作时,道家强调要把心理调整到空灵、宁静、无知无欲、与物合一、摆脱功名利禄等世俗观念的侵扰,这样就可以不假人力,直接地再现自然的原始状态,保有全美,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大工完全一致的好作品。
“ 无为”和“有为”看似相互矛盾,它们又是相通的。儒家关于乱世的态度,与道家完全一致,而且被道家表述得异常充分。不过,后来的人都忽视了儒家的“无为”,而偏重谈“有为”,致使对儒家的理解变得片面,其实,儒家的“无为”正是道家的“无为”。正是因为这些,儒家和道家的文艺创作心理,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即“时”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行为,一个适合治世,一个适合乱世;一个适合积极的个人,一种适合消极的个人。 4.文艺审美风格的不同 儒家以“中和”为美。《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并将“中和”看作是天下最大的根木,是实际存在于大地之间的准则,是人人必须遵循的道理。强调阴阳两极的和谐至善、中正不倚。人道取法大道,人性人情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中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O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