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学习的五步法

2022-12-06 03:0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学习的五步法》,欢迎阅读!
步法,诗歌,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歌学习的五步法

作者:祝广浩 赵同宇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09年第05

一、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感情对于诗而言,犹如人之血液,花之水分。它是诗歌的生命。古人云:诗言志。诗人写诗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为抒发自己的感情。因而要鉴赏诗歌,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要想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研究作者,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以人为本,仔细品味诗人的情感。

一般说来,写景抒隋诗多通过客体形象的描写来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或对个人生活的感伤等,这种带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诗人形象就是诗的主体形象。

咏物言志诗主要通过细致描摩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咏蝶、咏蝉、咏蜂,有咏松、咏梅、咏莲……或赞叹,或讽刺,或寄寓美好愿望,或表达人生态度,或隐含生活哲理。 边塞征战诗是唐宋时期较为盛行的优秀诗歌,多通过描写边塞奇异风光、艰苦战争、壮烈牺牲等客体形象,表达作者报效国家的热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感叹,或对连年征战、背景离乡的怨恨。

因事而发,借以抒发心中感慨,这样的诗称为即事感怀诗。这类诗歌重在抒怀,因而作者对所写之事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较明显地直抒情怀。

怀古咏史诗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历史遗迹等描写,借以表述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二、恰当运用想象

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在诗歌欣赏中,想象能使欣赏者在读通字句、掌握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理解力,填补由于作品的跳跃性而留下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字句间的空白,深入诗歌语言所构筑的美的境界,甚至对作品进行能动性发挥,去创造新的意境。

诗歌的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在欣赏诗歌时,要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能力,才能真正地体味出作品的无限韵味和审美情趣。

想象在诗歌欣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象能再造诗中的形象;想象能获得情感的愉快;想象能丰富诗歌的形象;通过想象对诗的再创造的目的在于获得情感的共鸣或感动;在想象中把握诗歌含蓄的艺术手法。

三、把握诗歌的意境

意境就是客观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观情感()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情感,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就是境界,是指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画,即诗人采用具体的语言所描写的人、物、景。两者密不可分,要通过来表现。又需作灵魂。诗词曲的所谓意境,就是体现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图画。

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主旨,这种思想感情和主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简言之,诗句写了什么景,景中含有什么情。)其次,诗人在诗中向读者展示了怎样的画面,画面的构成要素具备怎样的特征。再次,分析意境不能离开作者的生活背景。揣摩诗歌的中心主旨,仔细地分析诗人的主观感情和画面意象的联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境。

中国的诗歌和绘画都十分重视意境的表现。审美意境的创造是以为基础,以为主导来进行的,我国古代绘画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得自然之所以然,则造化在我就是说明这个道理。中国诗人和画家一贯注重状物中的抒情,再现中的表现,注意在审美意境中的主导地位。创作者的艺术构思,要以对生活的最初的主要感受来确定作品的立意,然后以作为作品的感情基调,使构思活动围绕感情基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终达到高度统一的效果。不仅绘画,诗歌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常有诗书画同源的说法,这是有深刻道理的。诗中也讲究意境,诗一样的意境是极优美的,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具有极感人的魅力。我们常说什么东西美得如诗如画,就是这个道理。

四、认真背诵诗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教材选录的诗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学生背诵这些诗歌,既能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先人的心境,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素质,还可以将书面语言吸收为自己的语言。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成了广大师生急于解决的一道难题。

1 多朗读,激发认知兴趣。背诵必须通过出声朗读,在大脑皮层上留下较多的同一意义痕迹,加深记忆的效果。学生也随之逐步加深了对这些诗文的认知,从而提高了背诵的积极性。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减少课堂讲解时间,延伸诵读时间,以此促进学生加深对诗文内容、思想、意境的感知与理解,为更好地背诵课文奠定了基础。

2 分类别,增强记忆深度。诗歌默写,主要考查诗歌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考查的内容多是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富有教育意义、贴近学生生活和时代感比较强的诗句。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诗文的类别。例如,描写”(花、雨、雪等)或带”(花、雨、雪等)的诗句;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等。通过归类,学生记忆中的许多个点进而形成一个个面,对内容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简捷、更深刻。 3 常巩固。提高背诵效率。任何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要靠练来实现。因此,要根据知识近期遗忘快的特点,每背诵完一个阶段后,就进行默写比赛。默写竞赛要考虑多措并举,如采取分组竞赛、计时完成等多种方式。通过默写,指出问题,表扬先进。这样既使所背的内容在头脑中得以保持、巩固下来,又能避免背而不写,易写错别字的问题。

五、合理进行诗歌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Ls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