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行为相关理论基础》,欢迎阅读!
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者决策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2.1智慧旅游理论
由于出发点与视角的差异,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的“智慧旅游”概念也层出不穷,但还未达成标准、统一、科学的共识。纵观这些概念,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是技术平台或者系统理论,他们认为智慧旅游是最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上的应用,是为旅游者、旅游相关部门、企业提供旅游服务的系统集合或技术平台,如金卫东[1]、任瀚[2]、兰菊萍[3]、徐波林[4]、史云姬[5]等。
二是以张凌云等人为代表的管理变革理论,即认为智慧旅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了满足旅游者不同的满意度、高品质服务,在旅游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带来的集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变革。
三是旅游新形态理论,他们认为智慧旅游是新一代技术在与旅游业的融合改造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旅游的新形态,代表学者有莫琨、唐洪广、郑耀星等。
四是旅游发展新模式理论,他们认为智慧旅游是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在旅游业的应用过程中对旅游生产全环节的智慧化地改造,使旅游全过程更具智慧化地一种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如张旗、姚国章、杜鹏等。
五是以李云鹏、李萌等为代表的旅游服务体系理论,李萌认为智慧旅游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一种系统化、集约化的综合服务体系[6]。李云鹏认为:把“旅游者个体在旅游活动中获取的泛在化旅游信息服务”作为智慧旅游的定义更能够揭示其本质特征[7]。
其他研究者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个人对智慧旅游概念的独特见解。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2.2旅游者决策理论
(一)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国外研究成果
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需求、旅游动机、旅游类型和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的研究。
最常被用在旅游需求研究之中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米尔和莫里森认为旅游能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和欲望,并向人们展示如何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旅游动机和旅游文化结合。
关于旅游动机理论,达恩的旅游驱动因子理论中说到:“在旅游决策中有推动型和拉动型两种因素。”旅游动机的研究很多,普洛格提出的旅游动机模型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8]。
关于旅游者类型研究,大多数旅游者类型研究是建立在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实证数据基础之上的,例如,科恩提出“将旅游者分为四类”;而派瑞奥特、达登提出了“五种度假倾向类型”。
众多关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的研究都分析了个人价值决定旅游者为什么会选择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马勒、伍德赛德都提出了一个特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式。伍德赛德和杜伯拉在对前人研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消费旅游理论[9]。亚伯拉罕.匹赞姆试图用旅游消费行为研究这一概念涵盖所有的旅游者行为研究内容。他编著的《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对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总结,涵盖了旅游者决策行为旅游期望与目的地形象、旅游者行为研究方法等已知的大部分研究内容[10]。
(二)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国内研究成果
通过查阅国内的相关资料,发现国内旅游经济研究成果中关于旅游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比较分散,关于旅游者决策行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并且研究人员的背景分散,来自经济学、心地学、地理学和社会人类学各个学科。对于旅游者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王家俊(1994)将旅游决策行为分为惯例决策和外延性决策,并区分了感知机会、可达机会、现实机会、考虑机会、选择机会和决策机会等概念[11]。聂献忠等人(1998)研究发现:“旅游决策主要受旅游地环境信息、个人动机、个人满足、个人利益,以及个人的感知、需求和机会的影响。”吴必虎(1999)系统分析了上海市民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发现“影响他们旅游决策的因素,主要是距离、目的地性质、景观属性,以及决策者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保继刚等(1999)提出:“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郭亚军等(2002)提出影响旅游决策的社会因子、放松因子、知识因子和技能因子以及相关的14个子因子[12]。白凯等人(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G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