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诗词中的加、减、乘、除(孟坤)

2022-08-26 15:44: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诗词中的加、减、乘、除(孟坤)》,欢迎阅读!
孟坤,古诗,诗词
古诗词中的加、减、乘、除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北校 孟坤 孙启岗(277000)手机:13562230340

加、减、乘、除是基本的数学运算,若能在古诗词中恰如其分地应用,则情趣顿生,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加法:文嘉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日日相加,无穷无尽,但人生短暂,什么事都留待明日,则什么事都做不成,此乃典型的数列加法。李白的《月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将诗人、影子、明月一一相加,成为富有情趣的 “三人” 韵味十足,怡然自得。

减法:徐凝的《忆扬州》词:“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三分月景扬州就占了二分,巧妙地运用了减法运算,将扬州的月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卢梅坡的《雪梅》诗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逊 都是减法的含义,一方面,梅不如雪洁白,相差三分;另一方面,白雪没有白梅幽香,要少一分,相映之下,主题突出,眼前突兀出梅雪相映的优美画面。

乘法:《古诗十九首》中的“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三五”是指阴历十五,月亮此时圆满了;“四五”则指阴历二十,蟾兔即月亮的代称,此时又亏缺了,给人以形象美感,让人闭上眼睛也可鉴赏到月亮的景色;李白的《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二八”是十六,这里指十六岁的妙龄少女。

除法:除法往往可以用分数表示,苏东坡的《水龙吟》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春色”指扬花,其遭遇凄惨,三分之二落入尘土受践踏,三份之一漂流水面受戏弄。诗人借景抒情,颇感人心。曹操的《篙里行》诗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以“百分之一的生民”说明战乱之残酷,表意十分强烈。

混合运算: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百鸟归巢图》,并且给这幅画题了一首诗:

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这首诗既然是题“百鸟图”,全诗却不见“百”字的踪影,开始诗人好像是在漫不经心地数数,一只、两只、数到第八只,再也不耐烦了,便笔锋一转借题发挥,发出了一番感慨。在当时的官场中,廉洁奉公的“凤凰”为什么这样少,而贪污腐化的“害鸟”为什么这样多?他们巧取豪夺,把百姓的千担万担粮食据为己有,使得民不聊生。人们也许会问,画中到底100只鸟还是8只鸟?只要把诗中出现的数字写成一行,然后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就会有:11345678100

100出来了!原来诗人巧妙地把100分成了21345678之和,含而不露地落实了《百鸟图》的“百”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GJ.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