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说唱脸谱

2022-10-07 18:23: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课稿 说唱脸谱》,欢迎阅读!
脸谱,说唱


《说唱脸谱》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作品分析:《说唱脸谱》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京歌,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二)目标确定及分析: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通过欣赏《说唱脸谱》和亲手制作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京剧的知识、画脸谱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知识从而了解京剧的起源、行当音乐知识 (三)重难点确定及分析:

1、重点:通过观看及亲手制作脸谱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2、难点:通过欣赏和学唱感受并体验京剧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过程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 1、创设情境 兴趣引入 播放Flash动画《川剧变脸》,提高学生的对脸谱的学习兴趣。 2、欣赏戏歌《说唱脸谱》

体验与以前所听歌曲的不同之处,感受京剧与歌曲的巧妙融合。 3、京剧知识的学习

这步采用的是学生自己收集京剧知识,在课堂上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学到了京剧的相关知识 4、再次欣赏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来掌握脸谱色彩的表现力。其中用讨论的方法说出主色调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5、学唱高潮

让学生加深对脸谱的印象 6、绘制脸谱

小组合作学习画脸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和同学及时给予评价,让每位同学都有自信心,让每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7、谈收获 课堂小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戏歌《说唱脸谱》学到了许多京剧知识认识到了祖国艺术的博大精深,更认识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美妙结合,希望今后同学们不我要欣赏流行音乐也要多欣赏传音乐,不断创新,发扬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共四大行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5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