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从事语文教学以来,我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学的难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诸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实际教学中确实也出现了学生怕写,不会写,没什么可写等多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差。那么,怎样改变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在写作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生本人,加强学生自身素养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试想,如果学生自身素养与能力太差,那么写作的构思将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由此看来,加强学生自身素养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写作的源泉来自社会生活,所以我觉得平时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以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采集能力。观察不仅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之一,而且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只要学生留意身边的生活,就能写出有意义的文章,而学生平时往往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后,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以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意识地带领他们进入自己的天地,启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寻找写作材料。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便获得写作的源泉。
有些学生在深入生活的时候总是走马观花、粗枝大叶地去应付,而到写作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更有甚者描写与事实不符。我认为深入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进入生活角色,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地观察、体验、探究生活。在深入生活时要多角度、多方位、多方面地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这样才能获得写作的源泉,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生有了细心的观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仍然出现难以下笔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机能尚未成熟,写作思路打不开,所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思维尤显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会他们观察事物的方法,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多侧面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运用联想、想像、象征、拟人等写作方法,唤醒其独立的个性意识。比如我在教学生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时,有的同学写不了几句就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我就引导他们对一件事物如何才有说不完的话。我说:“对于一棵树可从春夏秋冬四个角度写,可从早中晚来写,可从雾雨雪霜来写,还可从远近高低来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嘛!”继而我又启发同学还可以从喜怒哀乐等角度写,你考了一百分是否感到树叶在为你鼓掌,你放暑假离校是否也感到树枝的依依不舍了呢?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考问题更深入了,作文的内容也就不会空洞。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平时还应该要求学生坚持多读勤写。引导学生要扩大课外阅读,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素养。它为人的思维提供信息,增强大脑的信息储存量。多读书、不断地积累知识,不仅可以使人博学多识,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体验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或者也不可能经历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同时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
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古训都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办手抄报、黑板报,并举行各种形式的故事会、演讲会,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作跨学科的小课题的研究等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语文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当然,光读不练也不行,写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写作实践和写作训练,这就要求我们要勤写、多练。古谚曰:“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常写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训练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踏踏实实。美国《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介绍过一个实验,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差不多,而又读又写则能使写作能力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离不开模仿,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学生可以在模仿中有所创新。唐代刘知几说:“夫述行相效,自古而然。”意思是写作的人相互模仿,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我在批改作文时留心发现好的习作,加以认真修改,使之成为范文,这些范文就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另外,我们应大胆放开手,让学生多实践,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这样学生就敢于进行个性化写作,真正激发写作兴趣,焕发学生的才情,而不是压抑他们的创造。
总之,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对学生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再次,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多积累,但落脚点还在于笔勤,这样在日积月累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5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