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品初中历史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2》,欢迎阅读!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课 题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教学目的 与要求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程序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背景: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2)过程:①一五计划②实施:1953-1957年③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④成就:超额完成: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4年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制定宪法: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重点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难点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个人随笔
(2)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一五”计划的基本要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重、商协调发展;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4.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非常艰巨,为什么能够提前超额完成? 提示: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决策;②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和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④工人阶级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⑤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的努力;⑥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工业建设;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⑧广大群众立志快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热情和创造力;⑨苏联的大力援助。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你还了解历史上那些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呢?
①中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很多。中国近代史上主要有《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蒋介石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制定颁布的《中华苏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y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