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雨水节气习俗》,欢迎阅读!

雨水节气习俗
雨水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每年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雨水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2月18- 20日交节。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的特点是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民间有“雨水节,暖洋洋”之说。而在我国南方,这个节气要忙着“进补”,俗称“吃春”。可见雨水节气养生保健很重要,那么雨水节气怎么养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雨水节气的由来及习俗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雨水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意味着降雨开始增多,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雨水节气习俗祭祀社神、祭祀路神。旧时,在每个城市或村庄都建有土地庙和龙王庙,并且都供有社神、龙王神位,还挂上社神、龙王的画像。每逢社日,商家店铺都会设香案,供品祭拜,祈求社神、龙王保佑风调雨顺、生意兴隆。有的人家,则到河边、井旁烧香许愿,祈求降雨。雨水节气习俗扫尘。北方称为“扫房”,南方叫做“掸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所以这天各家各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衣物,拆洗被褥,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雨水节气的养生要点1、防寒保暖防“倒春寒”不要急着减衣服,因为气温虽然已经转暖,但是还是有变化的。所以大家要根据气温的实际情况,随时增添衣服,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早晚温差大,要及时
- 1 -
增加衣服,以免身体抵抗力下降。 2、饮食均衡早春天气乍寒乍暖,天气干燥,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还会造成胃酸分泌减少,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诱发溃疡等疾病。 3、锻炼身体春季多雨潮湿,会使湿邪入侵人体,伤及脾脏。而在此时,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阳气得以生发,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早睡早起雨水时节应该“早卧早起,与鸡具兴”。因为春主肝,夜卧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利于自然界生发之气。尤其是老人家,更应该顺应春天阳气的生发而早睡早起。 5、心情舒畅雨水之后,万物欣欣向荣,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此时要调整好心态,拥有愉悦的心情。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uB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