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下浅析德英同形词

2023-08-24 00:3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下浅析德英同形词》,欢迎阅读!
同形词,浅析,迁移,视角,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下浅析德英同形词

作者:刘静静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09

【摘要】德、英双语均属日耳曼语系,在这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形词汇,引人注意,这一方面方便了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另一方面由于盲目相信原有英语学习经验,望文生义,使得学生在德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误解。本文旨在以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对德、英同形词进行分类,以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所裨益。 【关键词】德英同形词 语言迁移与习得 德语教学学习

现代德语和现代英语都是从最初的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发展而来的,因此德、英双语中有数量庞大的同形词。基于德英语学习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所以就有了这种说“Deutsch nach English”,可谓是一语双关,因为介词“nach”在德语中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顺序……之后,二是表示标准、方法……,按照。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实例分析,集中注意力于德、英同形词的的对比上,并对德、英同形词进行分类,帮助学习者理清条理,避免误用,提升学习效果,避免望文生义,导致了在德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误解。

一、语言迁移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同形词的界定

语言迁移中的迁移一词来源于学习理学H.Ellis1965)把迁移定义为对任务A学习会影响到任务B学习的一种假设Odlin1989)继承了前人研究成果,并对语言迁移进行了更为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对已有的知识对即将获取的知识产生促进作用叫正迁移;已有的知识对即将获取的知识产生阻碍作用叫负迁移。Odlin认为本族语和目标语在词汇、书写系统、句法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性会促进目标语的习得,也就是说更容易产生正迁移。而负迁移主要表现在3各方面:生成不足、生成过度和错误理解。 关于同形词的界定,由于学者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为大家所普遍认同的定义。在此我们借鉴潘钧(1995)归纳界定出中日同形词时所依据的三个条件,把德、英同形词定义为,现在在德英两国语言中均在使用的词,表记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同时指出,以下情况我们默认为表记完全相同的词组:1.德语名词首字母大写;2. 英语中发[k]的字c 在德语中用k 替代,类似的还有英语中发[s] c 在德语中由发[ts] z 替代,英语字母组sh德语中写作sch等。以下涉及的例子中的名词均只比较其单数形式,不考虑其复数变化,同时不考虑德语名词的阴阳中性。 二、德、英同形词的分类和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词形相同、意义相同

这类词在德英同形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为词形相同,很容易产生正迁移帮助学生提学习效率。可简单做如下分类: 1. 电子产品:ComputerPhone

2. 科技学术用语:BarometerSymposiumArchitekt (二)词形相同、意义部分相同

我们把这类词形相同、意义部分相同的词按词项、感情色彩和褒贬色彩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类:

1.词项:如Host(德)和Host以及host英语),在英语里作专有名词表示圣餐仪式中的面包或者圣体,而小写时表示许多主人宿主,做动词表示做东,而在德中只表主机

2.感情色彩:在两种语言中都有happy一词,但感情色彩略微不同,在德语中高兴的程度比在英语中更深。

(三)词形基本相同,意义基本相同

比如program(英)和德语词Programm,书写基本相同,都有节目的意思,但program英语中还可做动词,词义也比Programm更广泛。 (四)词形相同、意义不同

这类词对我们的新学习会产生干扰,负迁移不利于我们提高效率,习得新知识,所以需要我们对这类词多加注意和区分。

A 词形相同,词性不同,意思不同。德语词die为定冠词,英语die则为动词。再比如nun,在德语中为时间副词现在英语中做名词修女,尼姑

B 词形相同,词性相同,意思不同。Passage一词在德语中表示行人,而在英语中表。类似的还有kohl为名词,德语意思是,而英语意思则是眼影

B 词形相同,词源相同,意思不同。比如Mode一词源自法语,但在德语中表示时髦,式样英语中还可表示方式,事情发生的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C 词形相同,词源不同,意思不同。英语arm(武器,装备)词源为拉丁语arma“weapons”),而德语arm(贫穷的,可怜的)则来源于古英语earm,经过演变虽然在德英双语中词形完全一致的arm,但意思却大不相同。 三、总结

语言迁移,不可避免,更无法消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德英同形词给有英语学习基础的德语学习者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英语词汇知识类推其在德语中的意思,这势必可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误导因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分析归纳比较,关心相同点,更应关注差异之处。 参考文献:

[1]陈杭柱.德语简史[M].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

[2]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研究1995.

[3]翟永庚,赵志勇.德英对比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作者简介:刘静静,女,1987.01,南京大学在读研究生,绵阳师范学院助教,研究向:德语篇章语言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t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