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2023-08-15 11:3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太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欢迎阅读!
马太,班级,启示,效应,管理


马太效应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马太效应一词是由科学社会学奠基人,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莫顿提出的。而马太效应这一名称来自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有的,还要再给,而且多多益善;没有的,不但不给,还要剥夺为其所有的。



我们可以用马太效应来考察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奖励学生的做法。对已经获得种种荣誉的优秀学生,班主任给予他们的奖励与关注是越来越多,在班主任眼中,优秀学生一切都是美;而对那些不怎么优秀的学生(这类学生可能占班级人数的大多数),班主任给予他们的奖励与关注则越来越少,甚至到没有。相反,还很有可能是批评与冷漠越来越多;尤其是对那些游离于班级边缘地带的后进生,班主任就更不客气了,对他们横看竖看不顺眼,要么挖苦打击嘲讽,要么干脆就当他们不存在,权当空气学生处理,忽略不计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或进步。只有在安排劳动时,班主任才总算肯重视他们,脏活累活全扔给他们去做。久而久之,班级必然会出现两头膨胀的畸形现象: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不怎么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不优秀,后进生越来越后进,甚至彻底失去信心与希望。总之,班级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班级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积重难返的班级,班主任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每天处理的问题一大堆,按下葫芦浮起瓢,焦头难额,叫苦不迭。



马太效应给班级管理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时常警惕和避免太效应,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奖励学生,既要奖励优秀的学生,又要关注和适时奖励不怎么优秀的学生。特别是班里的后进生,班主任要冷静耐心地处理他们出现的问题,切不可操之过急。正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用爱心、耐心、恒心挑战问题学生,给他们美丽的童年。同时,班主任一定要放下架子,取下有色眼镜,经常深入到这些学生中去,与他们平等对话,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用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只要他们有进步,那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就应该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相应的,要在班里营造一种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鼓励后进生向优秀学生看齐,敢于与优秀学生竞争;还有,要引导班里优秀的学生摒弃所谓的优越感,主动帮助那些后进生,决不能鄙视他们。这样,会使整个班级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班级氛围里,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尊重,都能找到自信与归属感,都有机会得到成长。也许,温馨、和谐、奋进的班级就是每一个学生成才的起点。



总之,马太效应用于班级管理的精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原本不怎么优秀的学生变得优秀,让没有希望的学生看到希望,并且为之乐于付出。一句话,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成长!这不是我们教师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q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