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

2022-10-23 19:05: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欢迎阅读!
曾巩,唐宋八大家,基础知识,语文,之一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

导读: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

曾巩(1019930日-10834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平(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佑二年(1057)进士。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

“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曾巩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作为欧阳修的积极追随者和支持者,几乎全部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理论上也是主张先道而后文的。但比韩愈、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但亦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文人称赞曾巩“平生深于经术,得其理趣;而流连光景,吟风弄月,非其好也。往往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与兴寡,先生之诗亦然”,道出了他诗歌艺术的主要特








征。

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明史.王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足见曾巩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曾巩墓坐落在杨梅坑对面的周家堡一山坡上,旁边一条小溪,季清水不断,依山傍水,极目远眺,曾巩故里尽收眼底,其建墓之石料等当时如何运上去,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在“文革”时期,曾巩墓被夷为平地,墓中之物亦遭散佚。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jt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