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

2023-01-02 18:1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心理学考试》,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西南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第 1 学期

社会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代码

1 2 8 1 0 0 1 8 0 命题单位

学院:法学应用理学研室

(一)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2分),其创始人是华生(JBWatson18781958)(2分)。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2分)。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 2分),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2分)。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2分)。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斯金纳(B.F.Skinner)(2分)。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2分)。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2分)。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2分)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实验操作(2分),冲击了内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2分)



(二)精神分析学派或心理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2分)这一学派的理论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2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2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2分)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2分);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2分)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2分)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2分)。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2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为代表的一批心


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2分)。

新精神分析学派仍然保留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尽管在其理论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称,(2分)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起主要作用(2分)。

(三)认知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发展。(2分)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2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JPiaget)的发生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展阶段(2分)。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2分)。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2分)。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2分)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2分)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2分)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2分)

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积极的意义(2分),对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促进心理学的现代化、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均有贡献,而且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2分)。但他们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加以研究,在心理学界依然存在争论(2分)。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ogers19021987)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建的。(2分)它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力,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2分),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2分)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2分)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2分)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2分)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2分)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该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2分)

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2分)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2分)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2分)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ep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