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想象的发展

2022-12-03 04:01: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想象的发展》,欢迎阅读!
想象,幼儿,发展


(2)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六章 幼儿想象的发展

爱因斯坦: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想象是知识的来源 想象的概念

想象:人脑在一定刺激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在儿童1-2岁开始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 幼儿的想象有两个特征:形象性和新颖性

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像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有意想像和无意想像。

有意想像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是有计划的想象(例如小说中塑造人物)

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觉的想像某种形象的过程。实际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有意志努力,意识水平很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象。

2、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像又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

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像具有首创性、独特性、新颖性等特点。(创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3、幻想

幻想:属于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介乎于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中间的一种想象。

幻想分为:理想和空想

理想:是对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幻想,是一种积极的幻想。 空想:是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不能实现的幻想,是一种消极的幻想。 想象与记忆的关系

想象和记忆都是运用表象的过程,但不同于记忆的是头脑中已有的想象的重新出现,是表象恢复的过程;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本材料,对已有表象改造的过程。

想象产生有两个条件:①头脑中有大量的表象②头脑中有操作表象的能力。 幼儿想像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幼儿想像发展中,常常会把自己想像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有时,由于孩子想像的特点加上孩子记忆的不精确、记忆概念掌握不好以及表达能力有限,也会出现类似“说谎”的情况。成人在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以后,应在实际生活中耐心指导幼儿、帮助幼儿分清什么是假想的,什么是真实的,从而促进幼儿想像的发展。 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幼儿一切活动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认知: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幼儿的想象吧记忆和思维连接起来,想象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2、情绪:想象能引发情绪活动,幼儿的情绪活动常常由想象引发的;情绪影响想象,幼儿游戏中的想象更多表现了幼儿的情绪和愿望。

3游戏: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例如,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的整个过程都依靠想象。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BQ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