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军事理论论文》,欢迎阅读!

论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否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亡。
一、 国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忧患意识却日渐淡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也淡化了。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于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都不是很了解。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肃认真地对待国防教育问题,切实把大学国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当今的世界是竞争的年代, 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 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之争、科技之争, 而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素质代表着未来世纪国民素质的水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 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已成为当今高校义不容辞肩负的历史责任。在当前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教育改革中, 学校国防军事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是我国现代战争重要后备军事力量,对我国的现代国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的国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必须首先让大学生意识到“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于是,在新生入校前期,各大高校的国防教育都逐渐开始进行,包括大学生军训和军训期间的军事技能训练,以及后期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这些活动及课程的安排,无一不体现了各大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视,而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国防教育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加强
国防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我们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对我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我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而民众国防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能光靠战时去进行,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必须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加强国防教育。
三、人才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防的强度
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郎各自得到了苏联和美国的一些新式武器装备,但由于双方军队的素质不高,结果是用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落后的战争。可得出一个结论:武器装备也要靠人去掌握和使用,同样的武器,在不同人的手中将发挥不同的效能,智能化的武器则需要智能化的士兵来掌握。同样,在高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的今天,人才的质量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斗力的质量,这直接影响着国防的强度,而以人才质量差别很大的人形成的群体,军队,部队或战斗团体,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因为高技术战争所涉及的技术与科学知识十分广阔,人的体力与体能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幅度下降,而人的智能作用居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在科学技术还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人与武器的结合是件很容易的事,稍加训练就会提高技能,可以形成和提高战斗力。
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人的数量优势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优势,从两伊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质量和武器质量,而武器质量也是由人才质量等各方面因素决定的,所以说人才质量已经可以主导战争的胜负,那如何才能在和平的年代提高军事方面的人才质量呢?在这时,国防教育就能起到一个很重大的作用: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 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准确地概括和表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z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