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

2022-12-25 04: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欢迎阅读!
课后,学前,习题,心理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作为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和行为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作品分析法: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研究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3.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三、选择题

1.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上述这段话说明( A )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B )。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C )。 A.学前教育学的分支

B.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C.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D.普通心理学的基础


4.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 A )。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 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 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观察记录只需记录行为本身 B.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可以采用简略的、成人化的语言 C.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不能采用除笔记外的其他任何辅助手段 D.对儿童活动的观察记录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四、简答题:

1. 简述学前心理学研究对象。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心理状态:注意。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需要、兴趣、理想和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

2.你是怎样理解心理实质的?

心理的实质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心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 2)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和生理成熟;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观因素就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3.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何优缺点?

(1)制定观察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2)观察记录要客观、详细、准确;(3)由于儿童心理活动不稳定,因此观察应反复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x1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