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央视主持人董卿的奋斗故事》,欢迎阅读!

央视主持人董卿的奋斗故事
许多人或许对她太过熟识,但努力的典范永久让人回味无穷。董卿诞生在上海,从小,父母对她的盼望就是能好好念书,考一个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自食其力。所以爸爸便对她的要求特别严格,略微能识字了,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还要求她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略微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除了文学素养,身体熬炼也让董卿从小就埋怨不已,有时天还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她提起来,让她到家门口的操场上跑一千米,每天刷碗,中学放假到宾馆当清洁工,不许照镜子……关于照镜子,她的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装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这些爸爸曾带来的“童年阴影”,让她一度疑心自己是否是他的亲生女儿。直到有一天,爸爸举起酒杯向她致歉,她才明白,自己的胜利其实更多地源自爸爸的训练,是爸爸让她学会了坚持、隐忍。
“我爸爸自己的经受让他特殊笃信一点,就是人的命运要靠自己转变,一切都把握在自己手中。”
和大多数喜爱文艺的女孩一样,董卿儿时的愿望是当一名演员,但父母都不赞同,她不顾家里的反对,1991年考入浙江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毕业后被安排在浙江省话剧团,但到了团里之后并没有什么戏可拍。也就在那一年,董卿的生活消失了变化。1994年浙江电视台招主持人,她陪
一个朋友去考试,也顺道考了一下,结果却意外被录用。就这样,她误打误撞迎来第一份主持人工作。
在浙江电视台工作了两年,既做主持又做编导,董卿的工作如鱼得水。就在这时,父母看到东方电视台要向全国聘请,便让她去试试,董卿并没有太在意地给上海寄去了带子,半年之后竟接到东方电视台的复试通知,1996年,董卿胜利进入东方电视台。
对上海正有点“七年之痒”时,中心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魅力12》向董卿发出邀请。
“我当时很迟疑。人脉和环境都有,又要离开?在北京我没有车子房子,没有朋友,我连去哪里剪头发、买衣服都不知道。西部频道也是非主流频道……”
起初,董卿每个月从上海飞到北京待7天,录好节目再回。来往半年,人很疲乏。最终,她打算放弃上海,专事北京。朋友劝她,她很固执:“我买了新花瓶,旧花瓶肯定在垃圾桶里。你们知道,我一向喜新厌旧。” 行李很简洁,大房子小轿车,她都留在上海,直奔2002年的北京。虽然她对居住环境一向挑剔,但只能先租房住。
还是一个月7天的活儿,董卿每次走出电视台,总会踟蹰半刻。她闲怕了,又能去哪儿?她真想提上箱子转身就走,将呛人的流浪感丢在这生疏的城市!可是,“我现在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工作、激情和满意感?坚决不回!”她逼回眼泪。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v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