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浅析》,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高职高专,浅析,职业技能,学生](/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6.jpg)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社会需要的状况,本文在分析高职高专教育及学前教育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阐述了解决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现状的措施,结合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设置实践课程,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以期切实培养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化,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是中专,由中等师范院校负责培养,而现在幼儿教师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历为大学专科,层次得到了提升。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来,政府、社会对学前教育倾注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幼儿教师及其培养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幼儿教师及学前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稚嫩的儿童群体,事关社会稳定和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幼儿教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和政府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高专教育及学前教育概述
根据1999年国家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文件,高职高专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三个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高职高专教育简单来说是按照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具体要求,培养具有相关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他们不仅要拥护党的基本方针、政策,而且要快速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的需要。
高职高专院校自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发展迅速,高职高专院校占高等教育高校的总数60%以上,在校人数占全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50%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权由国务院下放给地方政府,国家主要进行宏观调控和总体监管,地方政府进行具体管理行为,成为地方经济和人民最关切的高等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中一个特殊的层次,其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一定理论基础,最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技能。培养出的学生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型”的应用人才,是其他高等教育层次无法取代的。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概括来说就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备理论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和人才。主要招收对象为高中及职高、技校、中专的学生。
培养的目标具体来说,首先思想道德上拥护我党的政策、方针,具有良好教师职业操守。然后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具有一定音乐、绘画、舞蹈的专业技能,同时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音乐理论等,专业技能包括课程设计能力、钢琴弹奏、绘画能力、演唱声乐能力和一定的文本撰写能力[2]。
2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由于教育模式问题,一般重理论轻实践,因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的学前教育的毕业生更加受到幼儿学校的青睐。但是在是社会需求不断提高的条件,高职高专院校的学前教育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误区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导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依据。在高校不断扩招过程中和高校教育不断改革中,不少原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职高专院校,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着误区,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甚至高于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层次的
哈尔滨旅行社www.ctisvip.com iem
培养目标[3]。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为广大幼儿学校输送合格的一线教师,而不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培养的“研究型”的幼儿教师。在培养过程上应重点着手于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教学目的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课程的设置也出现了相关问题。国家有关机构并未颁布高职高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高职高专院校只能依照其他层次教学的课程标准,自行设置本专业的课程标准,其中主要是参照本科层次的课程标准[4]。由于二者向社会输出的人才的种类不尽相同,所以导致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呈现出重理论、忽视实践的倾向,专业基础文化课设置较多,高于教育类课程,而实践课程较少且流于形式。本科层次学前教育还肩负着向社会输出科研人员的教育,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的另一问题是忽视了幼儿教师的人文教育,不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人格、高尚的师德。 2.3 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层次,很难吸引优秀的毕业生生源。高职高专院校的招收对象以初中生为主,招收分数线普遍低于普通高中。为培养优秀的一线幼儿教师,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和目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一线幼儿教师成为高职高专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针对以上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中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首先清晰定位,明确目标。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幼儿学校输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教师。高于中专学前教育的理论教学,弥补本科层次学前教育的不足。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同时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育人人才。然后构建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在均衡各类文化课程后,积极有序开展实践课程如见习、实习、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等,培养幼儿教师的实践技能。在学生入学后,就有组织的安排学生与幼儿园的接触,开展教学实践。最后着力提高生源质量,政府加大力度改善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幼师行列中。学校方面可以严格控制选拔标准,选取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另外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中可以改变考核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概括来说,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培养: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的实践[5]。
职业情感的培养事关一个教师的成长、进步。只有强烈的职业情感、职业认同感才能有效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有个人兴趣、行业地位等。情感激发和加深对本专业的认同是发展职业情感有效途径。
在职业知识获得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首先要保证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保证教学各个环节顺畅进行,保证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为日后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打下坚实基础。然后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上,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尽早从心理上适应幼儿教师的角色[6]。职业技能实践的培养可通过小组项目式实训、坚持实训与顶岗实习等,并在校园内开展技能训练与竞赛考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教育的基础,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重要意义。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今后研究、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哈尔滨旅行社www.ctisvip.com iem
[1]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0-54.
[2]祁海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及培养.辽宁教育研究,2003,(11):18-22. [3]何立立,关金.沈阳市优秀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调查.辽宁教育研究,2003,(10):20-24. [4]王利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王云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8,(1):15-18. [6]覃兵.学前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9):20-22. [作者简介]杨军(1974-),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工作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哈尔滨旅行社www.ctisvip.com iem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