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随笔《向孩子学习》

2023-04-12 21:4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教师教育随笔《向孩子学习》》,欢迎阅读!
教师教育,随笔,孩子,小学,学习


向孩子学习

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开始了。

至少近201978~1998以来,作为父母和教师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那就是孩子不听话了、不好教了、难理解了。于是,“代沟”之说在中国盛行起来。

直到今天,经过专业人员一年多的大型调查研究,特别是41位著名学者、专家的共同剖析,才确立了“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崭新理念。

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由“生物人(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样一个社会化过程中,成年人尤其是父母与教师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重要教育者。是,必须看到社会化是终身的和双向的。在当代中国,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教育和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而这种反向社会化在儿童期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不太容易被正视罢了。成年人值得注意,当代儿童和青少年身上蕴藏的代际超越和进步的潜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巨大。

从反向社会化的角度说向孩子学习当然是学习孩子的优点,受其积极的影响。孩子对成年人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成年人看来是不成熟的社会性,如孩子的童真,原生命形态中尚未受到污染的美好品质;二是孩子正在发展的社会性,特别是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具体来讲,至少有10个方面,如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主体性增强、平等意识和批判精神增强、法律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公民意识较强并热心社会活动、有环保意识、价值判断求“实”、做事认真、休闲态度积极和兴趣爱好广泛等等。

当然,今天的孩子身上也存在深刻的弱点,如在克服一定困难取得某项成功方面的动力较弱、在伙伴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勤劳勤俭表现较差、学习兴趣缺乏或等等。应当意识到,孩子们的上述弱点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学校教育、家教育社会教育的弊端,其根本出路在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成功。从另一方面讲,了解孩子是想孩子学习的基本前提。

未成年人对成年人反向社会性,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其二是自身发展的变化,这也是成年人为什么要想孩子学习的原因。

从客观环境方面看,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社会形态安生了重大的变革,


特别是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冲击,使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均对成年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信息化动摇了父母的权威地位,却强化了孩子的优势,为反向社会化创造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从自身发展来看,作为吸吮着改革开放的新鲜乳汁长大的中国未成年人,们是在选择中长大的一代,因此比被安排了一生的父辈有着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更关注自我发展,与人相处更注重规则意识,认识世界的广度愈来愈大,面对新环境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而这些优点都在影响着成年人。

因此,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及早的发现并学习孩子的优点,孩子学习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pj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