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五章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1927-1949) 《中国学前教育史》教案5》,欢迎阅读!
《中国学前教育史》教案5
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五章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1927-1949) 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了解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概况。
2.明确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实施措施、掌握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实施措施、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课时:4
教材处理:通过历史背景介绍和相关材料,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前教育的基本状况。通过观看影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学方式: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历史背景: 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意义:
1、解放广大妇女,投身革命战争和发展生产 2、抚育革命后代,收养战争难童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一、苏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托儿所制度 1.1934.2内务部颁发的《托儿所组织条例》
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学前教育文件,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2.开创苏区的托儿所制度,老区学前教育制度建设的开端
3.最早: 1934.2江西瑞金下州区下州村的上屋子和下屋子托儿所。 二、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保育院制度 1.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分会的成立
1938年3月10日在武汉成立。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的难童教育组织,
该会由邓颖超、沈钧儒、郭沫若、李德全等联合各界人士184人,共同发起成立。
宗旨是抢救民族后代,使无家可归的难童健康地成长为抗日建国的力量。该会推宋美龄为理事长,李德全为副理事长,邓颖超为常务理事,理事56名。1938.7.4陕甘宁边区分会成立,有力促进老区学前教育发展。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全国各省市包括陕甘宁边区、香港和南洋群岛相继成立20多个分会,创办儿童保育院53所,共收难童3万多人。
戴伯韬曾这样描述道:在这里,“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会唱《义勇军进行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成群的小朋友在田野、工厂、街头、医院、兵营,慰劳士兵,宣传抗战意义,而且个个都有民族自信心。”
2.1941.1《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对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学前教育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
三、多种形式保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1.著名的机构
延安第一保育院——现西安第一保育院 洛杉矶托儿所
“中央托儿所”—— 现总政幼儿园 延安第二保育院——现北京六一幼儿园 2.类型多样:(思考其特点) 1寄宿制保育院、托儿所 2单位日托 3母亲变工托儿所 4游击式(时分时合) 5小学附设的幼稚班
第三节 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实施 材料分析:革命回忆录 一、婴幼儿保育措施 1.重视孩子的营养 2.坚持合理作息和管理制度
3.“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保健 4.重视身体锻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n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