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2022-12-25 12:2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欢迎阅读!
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职,院校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其培养的学生质量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前,各高职院校都非常关心和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还任重道远。本文分析了高职辅导员队伍现状,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辅导员;现状;措施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任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工作的成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其培养的学生质量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虽然普通而平凡,但是,在平凡之中却彰显着使命和光荣。目前,各高校都非常关心和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但就高职院校来讲,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之路还任重道远。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最近,笔者走访调查了湖北省内10所高职院校,对各校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和分析,大致情况如下: (一)辅导员数量趋于达标。

本次调查10所高职院校共计学生89370人,有专职辅导员420人,专科学生与专职辅导员配备比例为1213,其辅导员数量接近教育部规定的本专科生1200的标准。这些辅导员中,在职正式职工190人,占45.2%合同制临时聘任人员230人,占54.8%。许多学校配备了专兼职辅导员,却没有按照教育部规定再配备兼职班主任。

(二)辅导员学历明显提高。

调查显示,目前高职专职辅导员学历明显提高,硕士研究168人,占40%大学本科214人,占51%,大学专科及以下38人,占9%。与2005年全省高校专职辅导员研究生的比例23%相比,现在,辅导员的学历已经大大提高。 (三)辅导员年龄逐渐年轻。

本次调查10所高职专职辅导员中,年龄在2130283人,占67.4%314057人,占13.6%415053人,占12.6%50岁以上27人,占6.4%。从其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来看,5年以下的226人,占53.8%610年的154人,占36.7%11年以上的40人,占9.5%。这说明,为了认真贯彻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近几年,各高职院校都在逐年增加辅导员数量,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员从事辅导员工作

(四)辅导员职称职务亟待提高。

职称方面,具有初级称职231人,占55%;中级称职70人,占16.7%;副高称职9人,占2.1%;另有110人没有职称,占26.2%。其中,在辅导员的职称中,有许多是非高校教师序列职称,420名辅导员中仅有159人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职务方面,副科级及以下40人,占9.5%;正科级12人,占2.9%;副处级0人。 二、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举措 (一)高度重视,落实制度

学院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是加强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目前,从中


央到学校,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中[2004]16号文件、教育2006年颁发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性文件后,许多学院领导能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形势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在辅导员队伍配备方面,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克服师资紧缺等困难,加大辅导员选拔配备力度,精选优聘,有些院校明确规定:凡新进校教师必须从事一年及以上辅导员工作;有些院校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每年招聘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员专门从事辅导员工作岗位,保证了辅导员数量逐步达标。但是,在落实辅导员政策方面,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大步伐,在厘清辅导员的身份和角色的基础上,给予辅导员双线晋升的倾斜政策。在辅导员职称评审评聘中,要单独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评审组,制定合理的职称职评定细则,坚持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和工作实绩相结合的方针,对工作实绩突出、研究能力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给予称职晋级评聘。在辅导员职务晋升中,完善晋升机制,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对条件优秀的中青年骨干,重点培养和使用,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广阔的空间。

(二)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辅导员工作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所培养大学生的素质,不断加强辅导员业务能力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工作要形成学习、科研、进修、交流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体系:一是积极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辅导员培训研修班,系统学习各项学生事务工作,灵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二是建立完善辅导员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制度,每年至少组织安排一次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海外、境外研修学习项目;三是开展校际交流学习,组织辅导员到同类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挂职交流学习,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其他高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理念与做法,拓展个人的工作视野;四是以岗位练功比武为抓手,开展辅导员职业技术大赛,促进辅导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三)加强考核,奖惩分明。

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既有利于加强监督检查,有效落实工作目标,也有利于提高工作自觉性,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此,各院校出台了《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考核体系,并将其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相挂钩。有些学校把辅导员工作计划工作对象的基本情况、重点关注对象的情况、听课记录、下宿舍次数、与学生谈话的记录、与家长联系的情况及日常开展的业务学习工作情况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有些学校建立了学生评价辅导员措施,开展了我最喜爱的辅导员评比活动,让辅导员的工作由其教育服务的对象来评价。有些学校将辅导员考核成绩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与辅导员的评优晋级、津贴福利、分流续聘等相挂钩。科学合理、真实有效的考核有力地促进了辅导员工作重心下移、纵向深入、全面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各校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辅导员政治合格、思想稳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先进典型,保障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谐有序。 (四)因势利导,开拓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辅导员在工作中只有把握时代特征,开拓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我们的教育对象是“90的大


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求新求异,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因势利导,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现在学生基本上每天都会上网,我们在坚持传统的面对面谈心的同时,还要建立辅导员QQ群、班级QQ群、学生干部QQ群等互动平台,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QQ空间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另外,高院校还要结合办学特点,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社团建设中注重与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各类学生社团,开展各类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创新思维,取得成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mM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