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写好议论文》,欢迎阅读!

如何写好议论文
【摘 要】议论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通过议论文教学和议论文写作训练,提高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高中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这也是国家教育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关键词】思维广度和深度;逻辑思维能力;论证意识
一、重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要引导高中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要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提高思想的敏锐性。 1.比如关于“生与死”这一话题。
(1)从生命的时间有限而价值无限这一方面去进行思考,怎样才能将有限的生命利用起来,到“老之将至”时,不至于有太多的遗憾和悔恨呢?那就要在未老之时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将个人生命融于人类的进步事业之中,从而让个人生命在集体的延续中得到永生。
(2)以评价的方式,对各种生与死的有关观点进行价值判断,比如分析它的价值、意义和评判的标准是否合理,应该肯定还是否定。
(3)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生与死的问题是人生最重大的问题?正确认识了生与死的问题人生会有怎样的结果?如果对生与死有了不正确的看法,人生的结果又是怎样?
(4)从不同的对象方面去思考,也可开拓构思之路。不同层次和不同身份的人,由于境界不同,对生与死的认识自然也不同,比如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必然会有“及时行乐”的生死观,而看重精神生活的人,必然会珍惜生命时光,把创造价值当成生命的本质。
2.比如“得与失”。
(1)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进行辩证思考,得与失是相互关联着的,在获得之中,包含着某种丧失,在丧失中也蕴含着某些获得。
(2)从相互转化的关系中阐述话题,得与失会朝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丧失了只要保持坚忍和顽强,可能会在另一方面得到弥补;获得了如果不善于节制,不思进取,就有可能重新丧失。
(3)从学会放弃的角度阐述话题。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能得到,在某一方面得到了,是以另一方面的失去为代价的,若要有所得到,必先有失去。若要有所为,必先有所不为。
这些话题要求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认识,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多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同时又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因此,针对这类思辨色彩浓厚的关系型话题,从各种角度进行辩证分析,寻求答案,才能正确地明确主旨。
二、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严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从语流的内在逻辑性抓起,再扩展到段、到层次、到分论点与总论点的内在逻辑关系,确定文章内在的逻辑思路,克服语无伦次,东拉西扯,飘忽游移,层次松散混乱等毛病。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有以下三种常见结构形式:
1.并列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在议论文作文中,一般学生构思时不善于从意义并列的几个方面去考虑提纲,想几句写几句,往往说理不清,更别说透彻、深刻。还有的同学总是像回答陌生人问题一样,在开头第一段就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一句话就完成了推理,得出了结论。
2.递进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在千字左右的议论文中,它常常在议论的顺序上呈现为:是什么――为什么;好――为什么好――怎样才能做到;不好――为什么不好――怎样才能避免等
等。逐层深入的各部分,犹如一条铁链,环环相扣少任何一环,将散不成“链”。 3.正反对比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见),这就是对照式。运用的关键是正反两方面在概念归属上必须对等或相同;两大部分的局部也宜于从多方面对比。 三、要加强论证训练
让学生学会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要学会论证,把道理说深说透,具有说服力。这涉及两个方面:选材和论证方法。比如2003年高考作文,从“智子疑邻”的寓言,引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可选择的材料有:诸葛亮因错用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马谡而失街亭,包青天铁面无私大义灭亲的千古佳话,毛泽东送儿上朝鲜战场的感人之举。还有一些出自中学语文课文中的材料,如邹忌不因自己的妻妾偏爱奉承而被蒙蔽,楚怀王听信身边奸佞亲随而疏远流放屈原等。 广泛阅读丰富积累很重要,但材料的储备中,务求一个“透”。“透”暗含三个方面的要求:对其人其事要了如指掌,能巧妙地将其人其事与话题勾连的天衣无缝,能选择最能论证话题的人事的精华材料。
高三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老师也会选择一些材料印给学生看,许多学生之所以还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笔者主要谈例证法和引证法。
1.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
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2.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