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案》,欢迎阅读!
![江南,必修,教案,语文,高中](/static/wddqxz/img/rand/big_51.jpg)
《江南的冬景》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热爱江南、热爱自然的感情。 2、品味文章清新、纯朴、舒卷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沁园春 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 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南国的冬景”吧。 二、背景介绍及作者简介。
1、郁达夫,名文,字达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富洲弄(今达夫 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艺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 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2、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化活 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本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
三、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感知课文。 1、字词积累:
煮茗 ming 涮羊肉 shuan 剥花生bao 蛰居zhe 丰腴 yu 脂粉zhi 曝背pu 乌桕jiu 给 与ji 远阜 fu 槎桠 cha ya 绿林lu 胸襟jin 2、思考;
(1)、作者在文中写“江南的冬景”,江南主要指哪里?主要写了哪些江南的冬景?这些江南的景物给作者的感觉怎样?
明确: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
地区闽粤地区。(见课文第4段) 主要写了五幅“江南冬景图”
屋外曝背谈天图(课文第2段),写出晴暖和煦的冬景,确实可爱。(晴暖和煦) 午后冬郊图(课文第5段),写出充满生气的明丽景色。(生机)
农村冬雨图(课文第7段),写出恬淡悠闲迷人的冬霖景色。(悠闲迷人) 江南雪景图(课文第8段),写出富有诗意和审美情趣的江南雪景。(美丽) 旱冬闲步图(课文第9段),写出日子晴和、闲步逍遥的情境。(晴和) (2)、题目是“江南的冬景”,作者为何起笔写的却是北国的冬天?为了突出 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还做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明确:(1)作者开笔写北国冬天的人们的活动是引子,是陪衬,是为了引出第二段对江南冬景“可爱”特点的描写,并突出了江南之冬与北国之冬的区别,显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了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2)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
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
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 四、品味课文。 思考:
(1)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明确:《江南冬的景》在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文章主要部分是实写,第五段写寒郊散步,第七段写寒村微雨,第九段写江南旱冬,都是正面实写。但第八段在写江南的雪雨时,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调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的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就做到了通过简省洗练的语句传达了丰富的意象这一目的。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读,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ZRK.html